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论文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1-21页 |
·(硫)脲催化剂催化C-C 键形成的Michael 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硫)脲催化剂催化aza-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13-15页 |
·(硫)脲催化剂催化C-P 键形成的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15-16页 |
·(硫)脲催化剂催化oxa-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16-18页 |
·(硫)脲催化剂催化sulfa-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18-21页 |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7-39页 |
·量子化学 | 第27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7-30页 |
·基本原理 | 第27-29页 |
·B3LYP 理论 | 第29-30页 |
·过渡态理论与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30-34页 |
·过渡态理论 | 第30-32页 |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32-34页 |
·计算基组的选择 | 第34-35页 |
·溶剂效应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氮亚磺酰(硫)脲催化剂催化硝基烯烃与硫代酸的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39-57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底物与催化剂的模型选择 | 第41页 |
·催化反应的机理 | 第41-49页 |
·催化硝基烯烃与硫代乙酸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 第49-50页 |
·硫代苯甲酸与硝基烯烃的加成反应 | 第50-52页 |
·本章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第四章 方酰胺催化剂催化亚磷酸酯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57-71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催化剂的质子化过程及三元络合物的形成 | 第59-60页 |
·催化反应的两条途径 | 第60-64页 |
·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 第64-65页 |
·本章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