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塔拉构造带CO2注入对储集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影响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第一章 地质背景 | 第11-21页 |
一、区域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二、盆地地层系统 | 第12-16页 |
三、盆地构造及其演化 | 第16-18页 |
四、油气勘探现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岩石学特征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储层岩石类型 | 第21页 |
第二节 骨架碎屑成分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粘土矿物组合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成岩作用 | 第27-44页 |
第一节 成岩作用类型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成岩共生序列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成岩相划分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成岩阶段划分 | 第34-44页 |
第四章 储集空间特征 | 第44-56页 |
第一节 储层孔隙类型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储层物性演化 | 第48-56页 |
第五章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 第56-68页 |
一、埋藏成岩作用 | 第56-58页 |
二、构造演化 | 第58页 |
三、沉积相 | 第58-59页 |
四、CO_2注入 | 第59-63页 |
五、成岩作用和沉积条件综合分析 | 第63-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中文摘要 | 第73-76页 |
英文摘要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导师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