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04·9”川渝特大暴雨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西南涡暴雨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04·9”川渝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 第14-17页 |
| ·天气实况介绍 | 第14-15页 |
| ·天气过程分析 | 第15-17页 |
| ·天气形势简述 | 第15-16页 |
| ·“桑达”台风对西南低涡的影响过程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西南低涡在“04·9”川渝特大暴雨过程的作用分析 | 第17-20页 |
| ·西南低涡的影响过程分析 | 第17页 |
| ·西南涡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分析 | 第17-20页 |
| 第四章 “04·9”川渝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第20-40页 |
| ·MM5中尺度数值模式介绍 | 第20-22页 |
| ·模式基本方程组 | 第20-21页 |
| ·模式物理过程 | 第21-22页 |
| ·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试验 | 第22-24页 |
| ·参数化试验方案设计 | 第22页 |
| ·参数化方案试验与分析比较 | 第22-24页 |
| ·“04·9”川渝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 ·常规模拟方案结果分析 | 第25-35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25页 |
| ·中尺度系统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 ·暴雨物理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第26-35页 |
| ·热力作用对暴雨过程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 ·动力作用对暴雨过程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 ·位涡分析 | 第29-31页 |
| ·水汽条件对西南涡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 ·高低空急流对西南涡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 ·“桑达”台风对西南低涡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 ·卫星资料对初始湿度场修正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地形敏感性试验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 ·地形的热力影响对比分析 | 第37页 |
| ·地形的动力影响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讨论 | 第40-42页 |
| ·全文总结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附图 | 第45-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