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丹皮酚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和药剂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5页
   ·缓释微球研究进展第9-18页
     ·缓控释给药系统第9-11页
       ·缓控释给药系统定义第9页
       ·缓控释给药系统的作用特点第9-10页
       ·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分类第10页
       ·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微粒给药载体第11-18页
       ·概念和特点第11页
       ·用于微球微囊的载体材料第11-12页
       ·PLA/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第12-15页
       ·PLA/PLGA载药微球的灭菌第15页
       ·PLA/PLGA微球的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第15-16页
       ·影响微球质量和体外释药的因素第16-17页
       ·蛋白药物的稳定性第17-18页
   ·中药微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第18-23页
     ·中药微粒的制备方法第19-21页
     ·中药微粒的作用特点第21-22页
     ·研究中药微粒制剂的意义第22-23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丹皮酚的提取和丹皮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第25-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方法与结果第26-30页
     ·丹皮酚的提取第26页
     ·丹皮酚含量测定第26-30页
       ·丹皮酚含量测定波长的选择第26-27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27-28页
       ·回收率实验第28-29页
       ·精密度实验第29页
       ·微球含量测定第29-30页
     ·讨论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丹皮酚微球的制备和工艺优化第31-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仪器与试剂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4页
       ·微球的基本制备方法第32-33页
       ·微球制备的单因素考察第33页
       ·载药微球制备工艺优化第33页
       ·微球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第33页
       ·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微球制备的影响因素讨论第34-38页
       ·油水比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第34-35页
       ·乳化搅拌速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第35-36页
       ·乳化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第36页
       ·PLA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第36-37页
       ·乳化剂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第37-38页
     ·以收率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的条件优化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丹皮酚微球药剂学性质研究第43-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仪器与试剂第43-44页
     ·实验方法第44-45页
       ·微球的制备第44页
       ·微球分散性第44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44页
       ·体外释放实验第44-45页
       ·稳定性实验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丹皮酚聚乳酸微球的制备第45页
     ·微球的形态、大小和粒径分布第45-47页
     ·微球的分散性第47-48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48-49页
     ·微球的体外释放第49-52页
     ·微球的稳定性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8-5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和绒山羊采食行为以及对三种不同粗饲料日粮纤维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词汇联想深加工策略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