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地位 | 第15-23页 |
(一)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及本质特征 | 第15-17页 |
(二)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与特点 | 第17-22页 |
(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第22-23页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23-27页 |
(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23-25页 |
(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类型 | 第25-27页 |
三、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5页 |
(一) 办学理念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 | 第27-29页 |
(二) 师资队伍建设迟缓,不适应新教学环境 | 第29-31页 |
(三) 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 第31-32页 |
(四) 生源质量低下,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 第32-34页 |
(五)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严重匮乏 | 第34-35页 |
四、国外高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 第35-51页 |
(一) 国外高职教育成功案例及其特征 | 第37-46页 |
(二)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46-51页 |
五、新升格高职院校问题解决的对策 | 第51-66页 |
(一) 转变观念,办出特色 | 第51-55页 |
(二)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 | 第55-58页 |
(三)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第58-60页 |
(四) 实行校企合作,提高培养水平 | 第60-61页 |
(五)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 第61-62页 |
(六) 构建一个自下而上的高职教育的完整体系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注释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