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心理压力 | 第10-12页 |
·应对 | 第12-13页 |
·应对策略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的研究 | 第15-16页 |
·文章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 | 第18-33页 |
·学习压力源 | 第18-21页 |
·社会方面 | 第19页 |
·学校方面 | 第19-20页 |
·家庭方面 | 第20页 |
·个人方面 | 第20-21页 |
·人际交往压力源 | 第21-24页 |
·大学生的人际圈子发生变化 | 第22页 |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 | 第22-23页 |
·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 | 第23-24页 |
·大学生的性格和人格特征 | 第24页 |
·恋爱压力源 | 第24-28页 |
·大学生的理想恋爱与现实恋爱存在差距 | 第25-26页 |
·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 | 第26页 |
·大学生不能处理好爱情、友情和学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大学生对失恋、单相思、三角恋的困惑 | 第27-28页 |
·就业压力源 | 第28-30页 |
·从客观环境看 | 第29页 |
·从大学生自身看 | 第29-30页 |
·自我形象压力源 | 第30-33页 |
·对现实自我缺乏客观地认识 | 第31-32页 |
·过分追求完美 | 第32-33页 |
第3章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后果 | 第33-40页 |
·一般心理问题 | 第33-35页 |
·适应性心理问题 | 第33-34页 |
·发展性心理问题 | 第34-35页 |
·常见心理障碍 | 第35-37页 |
·焦虑症 | 第35-36页 |
·恐惧症 | 第36页 |
·强迫症 | 第36-37页 |
·神经衰弱 | 第37页 |
·精神疾病和自杀 | 第37-40页 |
·精神疾病 | 第37-38页 |
·自杀 | 第38-40页 |
第4章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 第40-48页 |
·大学生常用的应对策略 | 第40-41页 |
·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 | 第41-44页 |
·性别差异表现出来的特点 | 第41-42页 |
·年级差异表现出来的特点 | 第42-43页 |
·城乡差异表现出来的特点 | 第43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表现出来的特点 | 第43-44页 |
·大学生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44-48页 |
·人格与应对 | 第44-45页 |
·认知评价与应对 | 第45-46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 | 第46-47页 |
·社会支持与应对 | 第47-48页 |
第5章 提升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 | 第48-56页 |
·培养大学生的刚强人格 | 第48-49页 |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认知风格 | 第49-52页 |
·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身心放松训练的方法 | 第52-53页 |
·帮助大学生掌握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的方法 | 第53-54页 |
·培养大学生增加自己的心理自由度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