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性质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18-31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概述 | 第18-22页 |
·世界国家公园 | 第19页 |
·我国森林公园 | 第19-21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 | 第21-22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性质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我国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3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 第31页 |
3 定位理论探讨 | 第31-34页 |
·定位理论 | 第31-34页 |
·定位理论的形成 | 第31-32页 |
·定位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32页 |
·定位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 第32-34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 | 第34页 |
4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性质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58页 |
·内部影响因素 | 第35-51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资源 | 第35-43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 | 第43-46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类型 | 第46-48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旅游价值 | 第48-51页 |
·外部影响因素 | 第51-58页 |
·区位因素 | 第51页 |
·旅游发展优势和劣势 | 第51-52页 |
·旅游发展市场 | 第52-57页 |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 第57-58页 |
5 山岳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 第58-68页 |
·定性评价 | 第59页 |
·定量评价 | 第59-67页 |
·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 第59-65页 |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第65-66页 |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 第66-67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 第67-68页 |
6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体系和定位原则 | 第68-72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体系 | 第68-70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性质的影响因素确定 | 第68-69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性质定位体系的构建 | 第69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用语 | 第69-70页 |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原则 | 第70-72页 |
7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实践研究——以山东新汶森林公园为例 | 第72-88页 |
·新汶森林公园概况 | 第72-85页 |
·新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资源 | 第73-82页 |
·新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 | 第82页 |
·新汶森林公园的类型 | 第82页 |
·新汶森林公园的旅游价值 | 第82页 |
·区位因素 | 第82页 |
·发展优势和劣势 | 第82-83页 |
·旅游发展市场 | 第83-84页 |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 第84-85页 |
·新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 第85-88页 |
·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 第85页 |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 第85-88页 |
·新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 | 第88页 |
8 结束语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创新之处 | 第89页 |
·展望 | 第89-91页 |
图表目录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