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蓄热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组态软件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第15页 |
|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热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及信号检测 | 第16-29页 |
| ·热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 ·信号检测 | 第17-18页 |
| ·传感器的组成 | 第17页 |
| ·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 第17-18页 |
| ·系统温度信号的检测 | 第18-22页 |
| ·热电偶工作原理及补偿方法 | 第18-20页 |
| ·系统热电偶的选型及检测方式 | 第20-22页 |
| ·系统压力信号的检测 | 第22-25页 |
|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选用 | 第24页 |
| ·系统压力传感器选型及检测 | 第24-25页 |
| ·系统流量的检测 | 第25-28页 |
| ·孔板 | 第25-26页 |
| ·差压变送器 | 第26页 |
| ·系统流量检测装置的选型及检测方式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蓄热式加热炉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29-43页 |
| ·控制方式的提出 | 第29-33页 |
| ·蓄热式燃烧技术工作原理 | 第29页 |
| ·几种连续控制方式的比较 | 第29-31页 |
| ·脉冲燃烧方式的提出 | 第31-33页 |
| ·控制策略的提出及展望 | 第33-36页 |
| ·PID控制 | 第33-34页 |
| ·模糊控制 | 第34-35页 |
| ·神经网络控制 | 第35-36页 |
| ·脉冲燃烧控制方式的实现 | 第36-37页 |
| ·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37-42页 |
| ·炉膛温度控制 | 第37-38页 |
| ·燃烧换向控制 | 第38-40页 |
| ·炉膛压力控制 | 第40页 |
| ·排烟温度控制 | 第40-41页 |
| ·汽化冷却系统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 第41页 |
| ·上料推钢出钢控制系统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基于PLC控制的硬件系统 | 第43-53页 |
| ·控制系统硬件概述 | 第43页 |
| ·工控机的选择 | 第43页 |
| ·S7-300PLC综述 | 第43-52页 |
| ·S7-300PLC的基本结构 | 第43-45页 |
| ·PLC硬件系统的组成及模块的配置与功能 | 第45-51页 |
| ·I/O模块地址的分配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基于 STEP7的PLC控制系统软件编程 | 第53-71页 |
| ·系统STEP7编程软件的编程步骤 | 第53-60页 |
| ·系统PLC的硬件组态 | 第54-55页 |
| ·模拟量输入摸块的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56-57页 |
| ·系统选用逻辑块的说明 | 第57-59页 |
| ·变量声明表的生成及功能 | 第59-60页 |
| ·数据块的作用 | 第60页 |
|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和实现 | 第60-69页 |
| ·程序实现功能综述 | 第60-61页 |
| ·具体程序的解释说明 | 第61-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工控组态软件的选择及系统通讯 | 第71-84页 |
| ·工控组态软件概述 | 第71-72页 |
| ·组态王6.5的选用 | 第72-73页 |
| ·PLC与组态王之间的通讯 | 第73-80页 |
| ·S7-300的通讯功能 | 第73-74页 |
| ·系统网络组态 | 第74-75页 |
| ·组态王软件与PLC之间的通讯实现 | 第75-77页 |
| ·工控机监控画面的设计 | 第77-80页 |
| ·控制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 第80-81页 |
| ·热电偶安装注意事项 | 第80页 |
| ·节流装置安装注意事项 | 第80-81页 |
| ·系统调试及运行 | 第81-83页 |
| ·系统调试 | 第81-82页 |
| ·系统运行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总结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过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