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充电技术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充放电装置发展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 ·课题意义、目的 | 第14-15页 |
| ·研究过程及目标 | 第15-16页 |
| ·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18-33页 |
| ·电动汽车蓄电池及充放电方案的设计 | 第18-27页 |
|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 | 第18-21页 |
| ·充电中极化现象 | 第21-23页 |
| ·常用充放电方法 | 第23-26页 |
| ·系统方案确立 | 第26-27页 |
| ·系统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 ·系统总体结构原理 | 第27-28页 |
| ·系统检测信号种类与性能规范 | 第28-29页 |
| ·系统功能及特点 | 第29-31页 |
| ·系统总体功能 | 第29页 |
| ·系统特点 | 第29-31页 |
| ·系统容错方案设计 | 第31-33页 |
| ·硬件故障容错 | 第31-32页 |
| ·操作错误容错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51页 |
|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33-38页 |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33-35页 |
| ·主要器件参数及选型 | 第35-37页 |
| ·传感器选型 | 第37-38页 |
| ·多功能采集卡PCL-812PG及其应用 | 第38-40页 |
| ·PCL-812PG功能特点 | 第38页 |
| ·PCL-812PG硬件参数设置 | 第38-40页 |
| ·端子板及其相关电路 | 第40-41页 |
| ·PWM输出设计 | 第41-45页 |
| ·PWM、P89V51RD2 | 第42-43页 |
| ·两路PWM信号输出过程及实现流程 | 第43-45页 |
| ·数字量I/O通道中光电隔离技术 | 第45页 |
| ·IGBT及保护模块、驱动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 ·IGBT | 第45-46页 |
| ·IGBT驱动模块EXB841应用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 ·EXB841驱动电路设计、使用应注意事项 | 第48-49页 |
| ·与能源管理系统间协调工作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77页 |
| ·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构想 | 第51-54页 |
| ·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 第51页 |
| ·系统软件结构 | 第51-52页 |
| ·选择Microsoft Access作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52-53页 |
| ·应用程序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 ·系统软件整体功能框架 | 第54-57页 |
| ·主要功能模块流程 | 第57-62页 |
| ·高压充电模块 | 第57-59页 |
| ·低压充电模块 | 第59-61页 |
| ·放电模块 | 第61-62页 |
| ·非主要模块简介 | 第62-66页 |
| ·时钟的流程图 | 第62-63页 |
| ·利用定时器充电控制程序流图 | 第63-65页 |
| ·充放电进度控制条设计 | 第65-66页 |
| ·关键函数说明 | 第66-67页 |
| ·实时曲线绘制 | 第67-74页 |
| ·用VC绘制电压、电流、温度实时曲线 | 第67-68页 |
| ·曲线平滑算法 | 第68-74页 |
| ·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4-77页 |
| ·数字滤波技术 | 第74-76页 |
| ·软件抑制零点漂移 | 第76页 |
| ·标度变换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系统性能维护及故障预防 | 第77-82页 |
| ·硬件故障预防与维护 | 第77-80页 |
| ·环境问题 | 第77页 |
| ·电子故障问题 | 第77-79页 |
| ·接地问题 | 第79-80页 |
| ·软件故障预防与维护 | 第80-82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 1、结论 | 第82-83页 |
| 2、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