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9年级学生对有理数的认知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引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问题阐述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 ·有理数的界定 | 第13-17页 |
| ·有理数发展史简介 | 第13-15页 |
| ·有理数的定义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有理数的五个子结构 | 第17-20页 |
| ·有理数的稠密性 | 第20-22页 |
| ·相关理论介绍 | 第22-27页 |
| ·数学的理解 | 第22-24页 |
| ·数学概念的两重性 | 第24-25页 |
| ·SOLO分类法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 第27-36页 |
| ·测试问卷 | 第28-32页 |
| ·编制测试问卷 | 第28-29页 |
| ·实施预研究 | 第29页 |
| ·修改问卷 | 第29-31页 |
| ·正式问卷生成 | 第31-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 ·问卷测试对象 | 第32-33页 |
| ·访谈对象 | 第33页 |
| ·问卷实施 | 第33-34页 |
| ·数据编码 | 第34页 |
| ·对问卷的编码 | 第34页 |
| ·对答案的编码 | 第34页 |
| ·对认知水平的编码 | 第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有理数概念认知 | 第36-57页 |
| ·有理数五个子结构的认知 | 第36-51页 |
| ·不同子结构的表现 | 第36-45页 |
| ·五个子结构表现小结 | 第45页 |
| ·年级差异分析 | 第45-49页 |
| ·性别差异分析 | 第49-51页 |
| ·其他 | 第51-55页 |
| ·本章总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有理数稠密性认知 | 第57-78页 |
| ·有理数稠密性得分情况分析 | 第57-59页 |
| ·各题答题情况分析 | 第57-58页 |
| ·基于得分的年级差异分析 | 第58-59页 |
| ·学习有理数稠密性过程中认知的发展 | 第59-76页 |
| ·每一类型测试题中各种水平的回答举例 | 第60-72页 |
| ·汇总与分析 | 第72-76页 |
| ·有理数稠密性认知发展框架 | 第76页 |
| ·本章总结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果和建议 | 第78-81页 |
| ·研究结果 | 第78-79页 |
| ·建议 | 第79-80页 |
| ·对教学的建议 | 第79页 |
| ·对教材的建议 | 第79-80页 |
| ·后续研究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A 预研究中使用的测试问卷 | 第84-90页 |
| 附录 B 正式研究中使用的测试问卷 | 第90-96页 |
| 附录 C 有理数3/4的多种解释 | 第96-98页 |
| 附录 D 有理数子结构性别差异比较结果 | 第98-101页 |
| 附录 E 14至20题各选项选择人数分布 | 第101-103页 |
| 附录 F 14至20题学生回答的水平分布 | 第103-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