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电视技术发展简史 | 第12-13页 |
·国外地面传输标准简介 | 第13-16页 |
·欧洲DVB-T标准 | 第13-15页 |
·美国ATSC标准 | 第15页 |
·DVB-T和ATSC性能比较 | 第15-16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及上海交大ADTB-T接收系统 | 第18-27页 |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技术特点 | 第18-21页 |
·调制发射系统结构 | 第18-19页 |
·BCH 和LDPC级联的信道编码 | 第19页 |
·QAM映射方式 | 第19-20页 |
·符号卷积交织 | 第20-21页 |
·分级的数据帧结构 | 第21页 |
·ADTB-T接收系统 | 第21-26页 |
·ADTB-T内接收机 | 第22-24页 |
·ADTB-T外接收机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ADTB-T外接收机中的系统模式检测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正交码与系统信息矢量 | 第27-31页 |
·正交码与沃尔什函数 | 第27-29页 |
·系统信息矢量及其生成方法 | 第29-31页 |
·算法和实现 | 第31-37页 |
·模式检测的理论基础和算法 | 第31-33页 |
·算法步骤描述 | 第33页 |
·流程分析 | 第33-35页 |
·实现方法 | 第35-36页 |
·硬件结果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ADTB-T外接收机中的基于SDRAM的卷积解交织器设计 | 第38-49页 |
·几种交织器的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块交织器 | 第38-39页 |
·随机交织器 | 第39-40页 |
·卷积交织器 | 第40页 |
·卷积交织与解交织的几种实现方法 | 第40-42页 |
·移位寄存器法 | 第40-41页 |
·RAM分区循环移位法 | 第41页 |
·RAM整块循环移位法 | 第41-42页 |
·SDRAM的控制逻辑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6页 |
·SDRAM的控制逻辑 | 第42页 |
·SDRAM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6页 |
·ADTB-T系统中的硬件实现结果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ADTB-T系统中的LDPC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80页 |
·LDPC码的构造方法 | 第50-53页 |
·LDPC码编码算法与编码器实现 | 第53-61页 |
·RU编码算法 | 第53-56页 |
·QC-LDPC的编码方法 | 第56-59页 |
·ADTB-T系统中编码器的设计 | 第59-61页 |
·ADTB-T系统中编码器的FPGA实现 | 第61页 |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61-72页 |
·置信传播算法及其简化算法 | 第62-67页 |
·BF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第67-71页 |
·各种译码算法性能比较 | 第71-72页 |
·译码器的实现 | 第72-79页 |
·常用的LDPC译码器结构 | 第72-74页 |
·ADTB-T中准循环译码器实现结构 | 第74-75页 |
·ADTB-T中三种LDPC码率复用实现 | 第75-78页 |
·ADTB-T采用三合一复用译码器的系统接收机性能结果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附录 测量中用到的信道模型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