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9-10页 |
第二部分 信用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0-18页 |
·信用及其相关概念 | 第10-13页 |
·信用 | 第10页 |
·信用销售 | 第10-11页 |
·信用风险 | 第11-13页 |
·信用管理 | 第13-14页 |
·信用管理的概念 | 第13页 |
·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 | 第13-14页 |
·信用管理的目标 | 第14页 |
·信用管理的界定 | 第14-16页 |
·信用评估 | 第14-15页 |
·信用政策 | 第15-16页 |
·信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三部分 L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第18-23页 |
·公司概况 | 第18-20页 |
·公司经营管理状况 | 第20-21页 |
·高起点启动研发工作 | 第20页 |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 | 第20-21页 |
·公司前景规划 | 第21页 |
·行业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3G的发展事关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利益 | 第22页 |
·电信运营业的竞争驱动着3G的发展 | 第22页 |
·中国自主研发的3G系统(TD-SCDMA)具有技术优势 | 第22-23页 |
第四部分 L公司信用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L公司信用管理现状 | 第23-24页 |
·L公司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追求销售额的增长,不重视信用管理 | 第24页 |
·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 第24-25页 |
·缺乏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 | 第25页 |
·信息档案不完善 | 第25-26页 |
第五部分 L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再设计 | 第26-43页 |
·设立信用管理部门 | 第26-29页 |
·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建立原则 | 第26-27页 |
·设置信用管理部门 | 第27-28页 |
·落实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 | 第28-29页 |
·建立客户资信档案 | 第29-30页 |
·建立客户资信数据库 | 第29页 |
·采集客户信息 | 第29-30页 |
·健全信用评估系统 | 第30-34页 |
·信用评估中应遵循的原则 | 第30页 |
·正确选择评估因素是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的起点 | 第30-31页 |
·借鉴国外评级方法 | 第31页 |
·通过打分选定信用政策 | 第31-34页 |
·实行内部授信制度 | 第34-39页 |
·制定信用标准 | 第35页 |
·规定信用条件 | 第35-36页 |
·确定信用额度 | 第36-37页 |
·严格执行信用审批 | 第37-39页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第39-43页 |
·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 第39页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 | 第39-40页 |
·企业销售与应收账款管理的关系 | 第40-41页 |
·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 第41-42页 |
·改善应收款项的考核管理 | 第42-43页 |
第六部分 L公司实施信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43-48页 |
·树立风险意识是搞好信用管理的前提 | 第43页 |
·公司领导重视,顺利推行信用管理 | 第43页 |
·转变经营理念,更新考核制度 | 第43-44页 |
·充分认识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 第44页 |
·更新考核制度 | 第44页 |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信用体系 | 第44-45页 |
·设立专门机构 | 第45页 |
·建立全程管理模式 | 第45页 |
·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 第45-46页 |
·事后管理困难 | 第45-46页 |
·事前控制合理 | 第46页 |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搞好信用管理 | 第46-48页 |
·充分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 | 第46-47页 |
·采用动态指标,定期更新,实现对客户信用的动态管理 | 第47页 |
·充分利用信用管理的信息资源,帮助销售部门开拓市场 | 第47-48页 |
第七部分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