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一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3页 |
二、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4页 |
四、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 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 | 第15-23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 | 第16-20页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的评析 | 第20-23页 |
2. 新农村建设引致的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第23-43页 |
·农户的金融需求 | 第23-30页 |
·资金融出的储蓄需求 | 第24-25页 |
·资金融入的借贷需求 | 第25-29页 |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 第30-39页 |
·农村企业借贷文献述评 | 第30-33页 |
·对成都周边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调研考察 | 第33-37页 |
·不同类别企业的需求 | 第37-39页 |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的影响 | 第39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金融需求 | 第39-43页 |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 第40-41页 |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 第41页 |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 第41-43页 |
3.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43-57页 |
·农村现有金融体系的构成 | 第43-51页 |
·农村合作金融 | 第43-48页 |
·农村商业金融——中国农业银行 | 第48-50页 |
·农村政策性金融一农业发展银行 | 第50-51页 |
·农村民间金融 | 第51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判断 | 第51-57页 |
·基于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考察 | 第51-55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判断——供给型金融抑制 | 第55-57页 |
4. 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构建 | 第57-73页 |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57-61页 |
·农村金融领域三种代表性理论 | 第57-58页 |
·金融发展的“需求追随法”和“供给领先法” | 第58-59页 |
·金融体系构建的“功能法”和“机构法” | 第59-60页 |
·对基础理论的评述 | 第60-61页 |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框架 | 第61-65页 |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农村金融理论的启示 | 第61-62页 |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框架 | 第62-65页 |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原则 | 第65-68页 |
·以支持“三农”为导向 | 第65-66页 |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我国整体金融改革相协调 | 第66页 |
·建设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 第66-67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市场竞争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原则 | 第67页 |
·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在运营上要有严格的界限区分 | 第67-68页 |
·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具体构想 | 第68-73页 |
·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建设 | 第68-69页 |
·促进农村商业金融的发展 | 第69-70页 |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拓展支农金融业务 | 第70-71页 |
·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使其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