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基本理论 | 第9-18页 |
(一) 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 | 第10-13页 |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 第13-14页 |
(四) 刑事责任能力的地位 | 第14-16页 |
(五) 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期间 | 第16-18页 |
二、刑事责任能力与相关的理论 | 第18-29页 |
(一)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 | 第18-20页 |
1. 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 第18-19页 |
2.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二)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 | 第20-22页 |
1.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和分类 | 第20-21页 |
2.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关系 | 第21-22页 |
(三) 刑事责任能力与期待可能性理论 | 第22-24页 |
1. 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地位和判断标准 | 第22-23页 |
2. 刑事责任能力与期待可能性的关系 | 第23-24页 |
(四) 刑事责任能力与原因自由行为 | 第24-29页 |
1. 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特征 | 第24-26页 |
2.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理论根据 | 第26-29页 |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 | 第29-40页 |
(一) 西方责任能力判断标准若干理论 | 第29-32页 |
1. 野兽标准法则 | 第29页 |
2. 麦克·纳顿法则 | 第29-30页 |
3. 不可控制的冲动法则 | 第30-31页 |
4. 杜汉法则 | 第31页 |
5. 模范刑法典法则 | 第31-32页 |
(二) 关于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判断标准的理论研究 | 第32-37页 |
1. 医学要件 | 第33-35页 |
2. 法学要件 | 第35-37页 |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分类 | 第37-38页 |
1.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 第37-38页 |
2.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 第38页 |
3.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 第38页 |
4.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 第38页 |
(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对刑事责任年龄确定的指导意义 | 第38-40页 |
四、刑事责任能力认定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40-45页 |
(一) 关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 第40页 |
(二) 关于吸毒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 第40-41页 |
(三) 关于醉酒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 第41-42页 |
1. 生理醉酒 | 第41-42页 |
2. 病理醉酒 | 第42页 |
(四) 关于生理缺陷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 第42-45页 |
1. 生理缺陷的含义 | 第42-43页 |
2. 对刑法第19 条的理解 | 第43页 |
3. 生理缺陷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