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9-17页 |
| ·RSV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 ·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发生 | 第9-10页 |
| ·病害症状 | 第10-11页 |
| ·寄主范围及传播介体 | 第11页 |
| ·防治措施 | 第11页 |
|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RSV病毒粒体形态 | 第11-12页 |
| ·RS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2-14页 |
| ·水稻品种抗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抗病性 | 第14-15页 |
| ·抗虫性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2 高带毒率灰飞虱群体的筛选 | 第17-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病毒分离物 | 第17页 |
| ·供试昆虫 | 第17页 |
| ·植物寄主 | 第17页 |
| ·单抗 | 第17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17页 |
| ·方法 | 第17-20页 |
| ·间接ELISA检测法 | 第17-18页 |
| ·常用获毒及传毒方法 | 第18页 |
| ·常用发病率统计方法 | 第18页 |
| ·常规条件下灰飞虱的传毒(获毒并传毒)效率 | 第18-19页 |
| ·不同地区灰飞虱对RSV的亲和性 | 第19页 |
| ·高带毒率灰飞虱群体的筛选 | 第19-20页 |
| ·灰飞虱各个龄期的传毒效率 | 第20页 |
| ·带毒灰飞虱群体随机取样对灰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 第20页 |
| ·各种测定带毒率方法间的差异 | 第20页 |
| ·灰飞虱各个世代的带毒率变化 | 第20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20-23页 |
| ·常用发病率统计方法 | 第20页 |
| ·常规条件下灰飞虱的传毒(获毒并传毒)效率 | 第20-21页 |
| ·不同地区灰飞虱对RSV的亲和性 | 第21页 |
| ·高带毒率灰飞虱群体的筛选 | 第21-22页 |
| ·灰飞虱各个龄期的传毒效率 | 第22页 |
| ·带毒灰飞虱群体中随机取样对灰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 第22页 |
| ·各种测定带毒率方法间的差异 | 第22-23页 |
| ·灰飞虱各个世代的带毒率变化 | 第23页 |
| ·讨论 | 第23-24页 |
| 3 水稻品种抗性鉴定 | 第24-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 ·材料 | 第24页 |
| ·病毒分离物 | 第24页 |
| ·供试昆虫 | 第24页 |
| ·水稻品种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7页 |
| ·常用品种抗性鉴定方法 | 第24-25页 |
| ·品种抗性鉴定 | 第25-26页 |
| ·典型抗感品种表型差异 | 第26-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不同品种抗性鉴定方法之间的优劣 | 第27-28页 |
| ·品种抗性鉴定 | 第28-32页 |
| ·抗性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 ·各地高感(HS)、中感(MS)及中抗(MR)水稻品种所占的比率 | 第29-30页 |
| ·显症时间与相对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 第30页 |
| ·显症时间与症状严重度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 ·卷叶率与相对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 ·卷叶率与病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 ·典型抗感品种表型差异 | 第32-35页 |
| ·症状差异 | 第32-33页 |
| ·发病率差异 | 第33-35页 |
| ·讨论 | 第35页 |
| 4 水稻品种抗性机理及效应初步分析 | 第35-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3页 |
| ·材料 | 第35-37页 |
| ·病毒分离物 | 第35页 |
| ·供试昆虫 | 第35页 |
| ·植物寄主 | 第35页 |
| ·菌株 | 第35页 |
| ·质粒 | 第35-36页 |
| ·引物 | 第3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6-37页 |
| ·方法 | 第37-43页 |
| ·抗性机理初步分析 | 第37-39页 |
| ·品种抗性差异所产生的效应 | 第39-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61页 |
| ·抗性机理初步分析 | 第43-54页 |
| ·RSV与水稻的直接互作 | 第44-51页 |
| ·RSV通过介体灰飞虱与水稻的间接互作 | 第51-54页 |
| ·品种抗性差异所产生的效应 | 第54-61页 |
| ·品种抗性对RSV分子变异的影响 | 第54-58页 |
| ·品种抗性对RSV传播的影响 | 第58-61页 |
| ·讨论 | 第61-64页 |
| ·抗性机理初步分析 | 第61-63页 |
| ·品种抗性对RSV分子变异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