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21页 |
|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1-46页 |
| ·现代医学研究近况 | 第21-37页 |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第21-24页 |
| ·血脂异常与AS | 第21-22页 |
| ·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与AS | 第22页 |
| ·氧化应激与AS | 第22-23页 |
| ·同型半胱氨酸与AS | 第23-24页 |
| ·动脉粥样硬化与感染和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 第24-35页 |
| ·炎症标志物及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 第25-27页 |
| ·热休克蛋白与AS | 第27-28页 |
| ·病原微生物与AS的研究 | 第28-29页 |
| ·肺炎衣原体 | 第29-34页 |
| ·感染负荷与AS | 第34-35页 |
| ·抗生素干预AS的研究 | 第35-37页 |
| ·中医学研究进展 | 第37-44页 |
| ·病因病机文献研究 | 第37-38页 |
| ·现代中医认识 | 第38-41页 |
| ·中医治疗及机制 | 第41-44页 |
| ·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AS研究 | 第41-42页 |
| ·除湿祛痰类方药治疗AS研究 | 第42页 |
| ·清热解毒类方药治疗AS研究 | 第42-43页 |
| ·补益类方药治疗AS研究 | 第43页 |
| ·黄连解毒汤及黄连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第43-44页 |
| ·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 | 第44-46页 |
| 第二部分: 动物试验研究 | 第46-60页 |
| ·研究思路 | 第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49-59页 |
| ·测定结果 | 第49-58页 |
| (1) 血脂的检测结果 | 第49-51页 |
| (2) 动脉硬化指数的结果 | 第51-53页 |
| (3) OX-LDL的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 (4) 白细胞介素1-β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 (5)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 | 第55-56页 |
| (6) 主动脉病理切片、HSP-70免疫组化及电镜结果 | 第56-58页 |
|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60-70页 |
| ·试验思路 | 第60页 |
| ·病例选择及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 ·试验结果 | 第62-69页 |
| ·治疗组与对照组试验前后各指标结果 | 第62-65页 |
| (1)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血脂检测及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 第62-63页 |
| (2)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结果 | 第63页 |
| (3)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 第63-64页 |
| (4)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 第64页 |
| (5)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白细胞检测结果 | 第64-65页 |
| ·临床病例亚组结果 | 第65-68页 |
| (1)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血脂结果 | 第65页 |
| (2)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 第65-66页 |
| (3)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结果 | 第66页 |
| (4)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D-D二聚体结果 | 第66页 |
| (5)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结果 | 第66-67页 |
| (6)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 | 第67页 |
| (7)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 第67页 |
| (8)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白细胞结果 | 第67-68页 |
| ·临床病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 第68-69页 |
| ·临床试验结论 | 第69-70页 |
| 讨论 | 第70-78页 |
| 结语 | 第78-7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98页 |
| 附录1 缩略词对照表 | 第98-100页 |
| 附录2 HE染色图片 | 第100-101页 |
| 附录3 HSP-70免疫组化染色图片 | 第101-102页 |
| 附录4 电镜图片 | 第102-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