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 第12页 |
·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 第12-13页 |
·粉煤灰吸附法处理染料 | 第13页 |
·生物吸附法处理染料 | 第13-14页 |
·其它吸附剂吸附 | 第14页 |
·吸附剂的再生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湿式催化氧化再生 | 第14页 |
·光催化再生 | 第14-15页 |
·电化学再生 | 第15页 |
·微波再生 | 第15-16页 |
·超临界流体再生 | 第16页 |
·溶剂再生 | 第16-17页 |
·化学药剂氧化法再生 | 第17页 |
·其它再生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吸附剂的筛选及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 第19-2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9-21页 |
·分析方法 | 第21页 |
·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 第22-24页 |
·染料溶液的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动态吸附 | 第25页 |
·吸附动力学特征 | 第25-26页 |
·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参数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再生氧化剂和催化剂的筛选 | 第29-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9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Fenton 试剂 | 第29-30页 |
·V_2O_5-H_2O_2催化氧化剂 | 第30-31页 |
·过氧乙酸 | 第31-32页 |
·次氯酸钠 | 第32页 |
·混合稀土-H_2O_2催化氧化剂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氧化法再生吸附剂 | 第34-42页 |
·次氯酸钠氧化法再生D301 树脂 | 第34-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过氧乙酸氧化法再生D81 树脂 | 第38-42页 |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催化氧化法再生吸附剂 | 第42-49页 |
·混合稀土—H_2O_2催化氧化法再生D301 树脂 | 第42-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V_2O_5-H_2O_2催化氧化法再生NKA-Ⅱ树脂 | 第45-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D301 吸附实际印染废水及其再生研究 | 第49-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废水的性质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 第51页 |
·废水pH 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51-52页 |
·动态流速对出水质量的影响 | 第52页 |
·各因素对再生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