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梯度变化对松嫩草地有毒植物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前言 | 第16-32页 |
·有毒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 第16-17页 |
·有毒植物概念 | 第16页 |
·有毒植物分类 | 第16-17页 |
·有毒植物的研究历史 | 第17-22页 |
·古籍中关于有毒植物的记载 | 第17-18页 |
·近代我国关于有毒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国外有毒植物研究概况 | 第22页 |
·我国有毒植物概况及危害 | 第22-27页 |
·我国有毒植物的地理分布 | 第22-23页 |
·我国有毒植物种类 | 第23-26页 |
·有毒植物的危害 | 第26-27页 |
·植物有毒化学成分 | 第27-29页 |
·非蛋白氨基酸 | 第27-28页 |
·肽类化合物 | 第28页 |
·生物碱 | 第28页 |
·萜类化合物 | 第28-29页 |
·甙类化合物 | 第29页 |
·酚类衍生物 | 第29页 |
·无机化合物和简单有机化合物 | 第29页 |
·有毒植物的防除 | 第29-31页 |
·生物防除 | 第29-30页 |
·机械防除 | 第30页 |
·化学防除 | 第30页 |
·生态工程法防除 | 第30-31页 |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2 松嫩草地的自然概况 | 第32-36页 |
·松嫩草地地质地貌特点 | 第32-33页 |
·松嫩草地气候特征 | 第33页 |
·松嫩草地土壤特点 | 第33-34页 |
·松嫩草地植被特点 | 第34-3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研究材料的选择 | 第36页 |
·有毒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方法 | 第36页 |
·野外取样方法 | 第36-37页 |
·有毒成分含量测定 | 第37页 |
·扫描电镜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电子显微镜X射线显微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电子显微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原理 | 第38页 |
·电子显微镜X射线显微分析生物样品制备的方法 | 第38-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4 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 第40-45页 |
·松嫩草地有毒植物种类 | 第40-41页 |
·松嫩草地有毒植物属、种分布区类型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5 不同环境梯度下有毒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 第45-55页 |
·放牧梯度下有毒植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 第45-48页 |
·放牧梯度下松嫩草地植物多样性变化 | 第45-46页 |
·放牧梯度下有毒植物的参数变化 | 第46-48页 |
·水分梯度下有毒植物的多样性变化研究 | 第48-51页 |
·水分梯度下松嫩草地植物的多样性变化 | 第48-49页 |
·水分梯度下有毒植物的参数变化 | 第49-51页 |
·盐碱梯度下有毒植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 第51-54页 |
·盐碱梯度下松嫩草地植物多样性变化 | 第51-52页 |
·盐碱梯度下有毒植物的参数变化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不同环境梯度下有毒植物中有毒成分含量变化 | 第55-63页 |
·不同环境梯度下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55-59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5-56页 |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 | 第56页 |
·瑞香狼毒各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第56-57页 |
·放牧梯度下瑞香狼毒根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57-58页 |
·水分梯度下瑞香狼毒根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58页 |
·盐碱梯度下瑞香狼毒根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不同环境梯度下瑞香狼毒香豆素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59-62页 |
·补骨酯素作标准品的参比对照依据 | 第59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9-60页 |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 | 第60页 |
·瑞香狼毒各营养器官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 第60页 |
·放牧梯度下瑞香狼毒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第60-61页 |
·水分梯度下瑞香狼毒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盐碱梯度下瑞香狼毒根中香豆素含量变化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7 不同环境梯度下有毒植物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 第63-74页 |
·放牧梯度下有毒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63-66页 |
·钠元素 | 第63-64页 |
·镁元素 | 第64页 |
·氯元素 | 第64-65页 |
·钾元素 | 第65-66页 |
·钙元素 | 第66页 |
·水分梯度下有毒植物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 | 第66-70页 |
·钠元素 | 第67页 |
·镁元素 | 第67-68页 |
·氯元素 | 第68页 |
·钾元素 | 第68-69页 |
·钙元素 | 第69-70页 |
·盐碱梯度下有毒植物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 第70-73页 |
·钠元素 | 第70页 |
·镁元素 | 第70-71页 |
·氯元素 | 第71-72页 |
·钾元素 | 第72页 |
·钙元素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8 不同环境梯度下有毒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变化 | 第74-78页 |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74页 |
·放牧梯度下瑞香狼毒叶表面微形态变化 | 第74-75页 |
·水分梯度下瑞香狼毒叶表面微形态变化 | 第75-76页 |
·盐碱梯度下瑞香狼毒叶表面微形态变化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9 讨论 | 第78-81页 |
·放牧压力下,植物多样性与有毒植物多样性变化关系 | 第78页 |
·放牧压力对有毒植物有毒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78-79页 |
·环境变化对瑞香狼毒叶表面微形态的影响 | 第79-80页 |
·环境变化对有毒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附录 | 第93-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