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 | 第7-8页 |
·绿色贸易保护与比较优势 | 第8-9页 |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的影响 | 第9-11页 |
·应对绿色壁垒的有关对策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综述 | 第13-21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 第13页 |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 国际贸易的环境负效应 | 第13页 |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心理诱因: 消费者的绿色偏好 | 第13页 |
·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技术原因: 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 | 第13-14页 |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政治原因: 绿色保护主义运动的兴起 | 第14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差异驱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 第14页 |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法律原因: 法律的冲突与法律的疏漏 | 第14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与特征 | 第14-18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 | 第14-17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 第17-18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区分 | 第18-21页 |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否符合WTO的非歧视原则 | 第19页 |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否是成本增加型 | 第19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是否以环境保护为目的 | 第19-20页 |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水平是否高于环保所需的必要程度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第21-32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一般影响 | 第21-23页 |
·贸易限制效应 | 第21-22页 |
·贸易禁止效应 | 第22页 |
·动态的贸易抑制效应 | 第22-23页 |
·进口国需求变化对贸易的抑制效应 | 第23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第23-24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 第24-27页 |
·市场准入方面的影响 | 第25页 |
·绿色贸易壁垒削弱了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企业的“适应性成本” | 第25-27页 |
·环保技术和措施不健全 | 第27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家电行业出口的影响 | 第27-32页 |
·与家电有关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 第27-29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家电出口的不利影响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相应的对策 | 第32-43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 第32-35页 |
·一些自愿性措施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 | 第32页 |
·产品质量检查不断升级,安全卫生控制指标日趋严格 | 第32页 |
·推行国内PPMs标准成为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工具 | 第32-33页 |
·绿色贸易壁垒与专利壁垒相结合的复合型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显现 | 第33页 |
·以有机食品认证方式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 第33-34页 |
·加强从国家层次上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 | 第34页 |
·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构筑SA 8000标准壁垒进行全方位设限趋势 | 第34-35页 |
·动物福利的潜在贸易壁垒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 第35页 |
·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宏观对策 | 第35-38页 |
·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 | 第36页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36-37页 |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 第37页 |
·为企业申请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创造条件 | 第37-38页 |
·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微观对策 | 第38-43页 |
·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 第39页 |
·开发国际绿色产品 | 第39页 |
·实行国际绿色营销组合 | 第39-40页 |
·适时申请ISO14000和绿色标志认证 | 第40页 |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