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2页 |
(一) 选题的缘起 | 第7-8页 |
1、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颇具魅力 | 第7页 |
2、关于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 | 第7-8页 |
3、导师的启发与关照 | 第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理论意义 | 第8-9页 |
2、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文本解读法 | 第9页 |
2、历史分析法 | 第9-10页 |
(四) 概念阐释 | 第10页 |
1、德鲁克"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 第10页 |
2、知识工作者(知识型员工) | 第10页 |
(五)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六)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一、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溯源 | 第12-18页 |
(一) 时代背景的影响 | 第12-13页 |
(二) 家庭、教育环境的熏陶及终生学习的积淀 | 第13-14页 |
(三) 工作经验的滋养 | 第14-16页 |
(四) 理论依据——多重理论的反思 | 第16-18页 |
二、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内容概要 | 第18-31页 |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对组织成员的管理 | 第18-21页 |
1、对组织成员进行目标管理 | 第18-19页 |
2、对知识工作者的成效管理 | 第19-21页 |
(二) 人力资源管理客体对组织成员的管理 | 第21-24页 |
1、组织成员(尤其指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 第21-23页 |
2、管理上司 | 第23-24页 |
(三) 德鲁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设计 | 第24-31页 |
1、人事决策机制的设计 | 第24-26页 |
2、培训机制的构思 | 第26-28页 |
3、激励机制的设想 | 第28-31页 |
三、对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评析 | 第31-42页 |
(一) 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特色鲜明 | 第31-37页 |
1、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理念 | 第31-32页 |
2、以"目标"为人力资源管理导向,注重工作与人相结合 | 第32-34页 |
3、重视责任,以责任为核心激励方式 | 第34-35页 |
4、以特有的培训机制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第35-36页 |
5、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二) 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前人的超越与局限性 | 第37-42页 |
1、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前人的超越 | 第37-40页 |
2、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 第40-42页 |
四、德鲁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第42-48页 |
(一) 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 | 第43页 |
(二) 引入责任激励方式 | 第43-45页 |
(三) 引进人力资源目标管理方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 第45-46页 |
(四) 重视并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 | 第46页 |
(五) 学会"管理上司" | 第46-48页 |
研究综述 | 第48-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