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国内外地震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地震应急管理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地震应急管理现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云南省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 第18-45页 |
·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机构属性 | 第21-22页 |
·云南省抗震救灾机构属性与职责 | 第21页 |
·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21-22页 |
·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 第22-26页 |
·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建设体系基本建立 | 第22-23页 |
·云南省应急预案针对性和适应性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云南省应急预案修编滞后 | 第24-26页 |
·云南省救援力量情况 | 第26-33页 |
·云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是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拳头力量 | 第26-29页 |
·云南省多支应急专业队伍是抗震救灾工作的有益补充 | 第29-32页 |
·云南省民兵组织机构健全,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薄弱 | 第32-33页 |
·云南省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情况 | 第33-37页 |
·志愿者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 第33-34页 |
·地震志愿者队伍参与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措施缺乏 | 第34-35页 |
·社区单元应急能力建设尚未推进,经费配套设施缺乏 | 第35-37页 |
·云南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 第37-39页 |
·云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 第39-41页 |
·云南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 第41-44页 |
·科普宣传工作取得成效 | 第41-43页 |
·科普宣传工作亟需建立长效机制 | 第43-44页 |
·云南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地震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初探 | 第45-51页 |
·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危机意识普遍缺乏 | 第45-46页 |
·地震系统特殊的管理体制造成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薄弱 | 第46-47页 |
·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总体投入不足且经费分配比例不协调 | 第47-48页 |
·云南省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尚未建立 | 第48-49页 |
·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尚未健全,配套规章执行力偏弱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地震应急管理模式完善对策 | 第51-72页 |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修订《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 第51-53页 |
·修订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修订《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中关于地震应急管理问题的把握 | 第52-53页 |
·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预算管理 | 第53-54页 |
·地震应急管理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 第54页 |
·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军地协调机制 | 第54-57页 |
·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优化地震应急管理体制 | 第55-56页 |
·针对军地协调薄弱环节,建立军地协调联席会议机制 | 第56-57页 |
·建立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 第57页 |
·整合资源建立省级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 | 第57-59页 |
·整合社会资源,探索灾情收集新途径 | 第57-58页 |
·建设以省政府应急指挥综合平台 | 第58-59页 |
·加强舆情管理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因地制宜做好科普宣传 | 第59-60页 |
·加强舆情监管建立灾情信息发布机制 | 第59-60页 |
·因地制宜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培训和宣传 | 第60页 |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和演练 | 第60-64页 |
·应急预案编制应分清层次,抓住重点 | 第61-62页 |
·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抗震救灾队伍应急预案的指导 | 第62-63页 |
·因地制宜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 | 第63页 |
·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检查 | 第63-64页 |
·建立健全专兼结合的救援体系 | 第64-66页 |
·合理分配各种救援资源 | 第64页 |
·重视地震灾害专业队伍的管理 | 第64-65页 |
·推进志愿者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 | 第65页 |
·加强社区处置和应对地震灾害能力建设 | 第65-66页 |
·积极推进预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第66-67页 |
·夯实基础,完善应对能力建设 | 第67-72页 |
·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规范避难标识 | 第67-68页 |
·客观公正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为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 第68页 |
·优化布局,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和物流运输体系建设 | 第68-69页 |
·科学引导恢复重建,建立重建资金监管和公示机制 | 第69-70页 |
·探索风险分担和经费筹集机制,建立公共财政危机监管体系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