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选题的科学依据 | 第10-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 | 第12-18页 |
·电火花加工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分类 | 第13-14页 |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产生 | 第18-19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特征 | 第19-20页 |
·粉末颗粒的加入对火花放电机理影响的研究 | 第20-22页 |
·粉末颗粒的加入对火花放电加工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22-25页 |
·粉末特性对火花放电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25-26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 第26-27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2 混粉电火花加工实验设计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条件 | 第30-36页 |
·实验设备 | 第30-33页 |
·实验条件 | 第33-36页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在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的应用 | 第36-40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正交实验设计参数的选择 | 第37-40页 |
·全因素实验设计 | 第40-43页 |
·全因素实验Ⅰ | 第40-41页 |
·全因素实验Ⅱ | 第41-42页 |
·全因素实验设计Ⅲ | 第42页 |
·全因素实验设计Ⅳ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 | 第44-70页 |
·引言 | 第44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机理回顾与分析 | 第44-48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单次火花放电的机理性研究 | 第48-51页 |
·放电负极 | 第49-50页 |
·放电通道 | 第50-51页 |
·放电正极 | 第51页 |
·消电离 | 第51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多次火花放电过程分析 | 第51-61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多次放电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52-54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多次脉冲放电的物理模型 | 第54-57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多次脉冲放电的物理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7-61页 |
·多次脉冲火花放电物理模型的应用 | 第61-69页 |
·极间电容的分析 | 第61-62页 |
·多次放电模型的热力学基础及验证 | 第62-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工艺研究 | 第70-101页 |
·引言 | 第70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 第70-80页 |
·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分析 | 第70-73页 |
·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73-78页 |
·不同加工极性下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对比研究 | 第78-79页 |
·不同工作液添加剂中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的对比研究 | 第79-80页 |
·混粉电火花材料去除率的研究 | 第80-91页 |
·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的分析 | 第80-84页 |
·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程度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84-89页 |
·不同加工极性下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程度对比研究 | 第89-90页 |
·不同工作液添加剂中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程度的对比研究 | 第90-91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率的研究 | 第91-99页 |
·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的分析 | 第91-93页 |
·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程度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93-97页 |
·不同加工极性下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程度对比研究 | 第97-98页 |
·不同工作液添加剂中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程度的对比研究 | 第98-99页 |
·实验结果总结分析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5 混粉电火花加工放电数学模型的研究 | 第101-126页 |
·引言 | 第101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尺寸精度的研究 | 第101-111页 |
·过切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2-10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6页 |
·常规电火花加工加工余量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106-109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加工余量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109-110页 |
·两种电火花加工加工余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 第110-111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放电数学模型 | 第111-117页 |
·电火花加工放电过程模型的描述 | 第111-112页 |
·混粉电火花加工各场的数学模型 | 第112-117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混粉电火花加工中应用的示例 | 第117-124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介绍 | 第117-120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混粉电火花加工模拟中的应用 | 第120-124页 |
·程序实现 | 第124页 |
·计算结果 | 第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29页 |
·结论 | 第126-128页 |
·展望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附录A 附录:混粉电火花加工实例 | 第135-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7-13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