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模糊控制概述 | 第8-11页 |
·模糊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8-9页 |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当前模糊控制需要研究的问题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3-29页 |
·模糊性的介绍 | 第13-14页 |
·模糊集合和模糊集合运算 | 第14-17页 |
·模糊集合 | 第14-15页 |
·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 | 第15页 |
·模糊集合的运算 | 第15-16页 |
·隶属度函数 | 第16-17页 |
·模糊控制原理与模糊逻辑系统 | 第17-26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模糊逻辑系统 | 第18-22页 |
·模糊逻辑系统的分类 | 第22-25页 |
·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特性 | 第25-26页 |
·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26-29页 |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 第26-27页 |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分类 | 第27-29页 |
3 具有连续监督控制功能的组合型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29-39页 |
·引言 | 第29页 |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组合型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0-33页 |
·自适应律设计 | 第33-34页 |
·稳定性与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仿真研究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基于观测器的 MIMO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模糊控制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页 |
·问题描述 | 第39-41页 |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与自适应律的设计 | 第41-44页 |
·稳定性与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仿真研究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