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连杆式振动输送机的降噪与减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噪声控制概论 | 第9-13页 |
·噪声概述 | 第9-10页 |
·噪声的危害 | 第10-11页 |
·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第11-13页 |
·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3-18页 |
·噪声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噪声测量技术 | 第14页 |
·噪声控制技术 | 第14-17页 |
·声学材料的发展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声学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声学方程 | 第21-23页 |
·声波学运动方程 | 第21-22页 |
·声波的连续性方程 | 第22-23页 |
·声波物态方程 | 第23页 |
·声波方程 | 第23页 |
·声波的能量、声功率、声强 | 第23-25页 |
·声波的能量 | 第23-24页 |
·声功率和声强 | 第24-25页 |
·声级 | 第25-26页 |
·噪声的主观评价与标准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噪声监测分析与降噪措施 | 第31-37页 |
·噪声控制工作步骤 | 第31-32页 |
·振动输送机噪声特性监测及分析 | 第32-34页 |
·噪声测量的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2-33页 |
·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3-34页 |
·振动输送机噪声源预测 | 第34页 |
·振动输送机的降噪措施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振动输送机振槽噪声辐射研究 | 第37-49页 |
·噪声辐射研究理论基础 | 第37-40页 |
·边界元法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SYSNOISE声振分析软件简介 | 第38-39页 |
·SYSNOISE计算声辐射的一般步骤 | 第39页 |
·ANSYS到SYSNOISE的数据计算流程 | 第39-40页 |
·振槽结构振动分析研究 | 第40-43页 |
·振槽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振槽的模态分析 | 第41-42页 |
·振槽的谐响应分析 | 第42-43页 |
·振槽噪声辐射研究 | 第43-48页 |
·边界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场点网格的建立 | 第44页 |
·噪声场的计算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振动输送机振槽辐射噪声控制研究 | 第49-59页 |
·材料对振槽辐射噪声的影响 | 第49-50页 |
·厚度对振槽辐射噪声的影响 | 第50-52页 |
·激振力大小对振槽辐射噪声的影响 | 第52-53页 |
·加强筋对振槽辐射噪声的影响 | 第53-55页 |
·结构阻尼对振槽辐射噪声的影响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振动输送机机架的模态分析 | 第59-67页 |
·模态分析理论和方法 | 第59-61页 |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ANSYS模态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1-63页 |
·ANSYS中机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ANSYS中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机架的模态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振动输送机隔振系统的研究 | 第67-83页 |
·隔振原理 | 第67-70页 |
·振动的传递和隔离模型 | 第67-69页 |
·隔振的评价参数 | 第69-70页 |
·振机隔振系统设计 | 第70-74页 |
·隔振器的选择 | 第71-73页 |
·隔振设计计算 | 第73页 |
·隔振效果计算 | 第73-74页 |
·振机隔振系统静力学特性研究 | 第74-75页 |
·振机整机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75-79页 |
·弹簧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79-81页 |
·弹簧刚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79-81页 |
·弹簧阻尼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