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概述 | 第13-22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 第13-15页 |
| ·合作经济组织的由来 | 第13-14页 |
| ·合作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的差异 | 第14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 第14-15页 |
| ·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合作社原则 | 第15-1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 第1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 | 第17-22页 |
|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农村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 第18页 |
|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 第18-19页 |
|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我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 | 第19-20页 |
|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第20页 |
|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 第20-22页 |
| 第2章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外国立法 | 第22-43页 |
| ·外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 第22-25页 |
| ·外国合作社与合作组织立法的历史实践 | 第22-24页 |
| ·国际社会合作社与合作组织立法的历史实践 | 第24-25页 |
| ·各国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法律制度 | 第25-40页 |
| ·美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 | 第25-29页 |
| ·韩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 | 第29-31页 |
| ·德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 | 第31-34页 |
|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 | 第34-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国际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 | 第40-43页 |
| 第3章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概况及其法律障碍 | 第43-49页 |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沿革 | 第43-45页 |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障碍 | 第45-49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无法确认 | 第45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名称应加以解释 | 第45-46页 |
| ·关于农民的概念界定 | 第46页 |
| ·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资格不够明确 | 第46-4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范围不够明确 | 第4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无法登记 | 第4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组织的关系缺乏法律规定 | 第4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主体间关系无法明确 | 第47-48页 |
| ·缺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作规范 | 第48-49页 |
| 第4章 关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建议 | 第49-73页 |
| ·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 ·全国政协委员在十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建议出台一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 第49页 |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生存空间广阔,需要法治进行规范 | 第49-50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要求出台一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50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问题也要求出台一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 第50页 |
|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也要求出台一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 | 第50页 |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立法思路 | 第50-58页 |
| ·找准立法的着眼点 | 第51-52页 |
| ·把握好政府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 第52-53页 |
| ·明确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 第53-57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模式的选定 | 第57-58页 |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58-73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确定 | 第58-60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名称的确定 | 第60-61页 |
| ·关于农民的界定 | 第61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资格的确定 | 第61-62页 |
|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调整范围的界定 | 第62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立 | 第62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组织的规定 | 第62-63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主体间关系 | 第63-65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的确立 | 第65-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