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复杂设备故障远程监测方法的研究
| 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 ·大型复杂设备故障远程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几种典型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任务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大型复杂设备远程监测前端模式 | 第15-18页 |
|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 | 第15-16页 |
| ·基于PC机的模式 | 第16-17页 |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16-17页 |
|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17页 |
| ·基于DSP的模式 | 第17-18页 |
| ·系统结构图 | 第17页 |
|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前端信号分析方法 | 第18-29页 |
| ·模拟信号的离散化 | 第18-19页 |
| ·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19页 |
| ·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分析 | 第19-25页 |
| ·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19-20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20-23页 |
|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分析 | 第23-25页 |
| ·信号的轴心轨迹分析 | 第25页 |
| ·对信号的其他分析处理 | 第25-29页 |
| ·倒频谱分析 | 第25-26页 |
| ·全息谱分析 | 第26-27页 |
| ·三维谱阵 | 第27页 |
| ·小波分析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前端预警机理 | 第29-33页 |
| ·峰峰值预警 | 第29页 |
| ·基于FFT的常见故障的预警与自动识别 | 第29-33页 |
| ·模糊报警 | 第29-30页 |
| ·特征空间异常判别 | 第30页 |
| ·故障的模式识别 | 第30-31页 |
| ·预报系统实现流程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与远程监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 第33-48页 |
| ·网络通信技术 | 第33-37页 |
| ·网络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 第33-34页 |
| ·网络协议 | 第34-35页 |
| ·网络应用方式 | 第35-36页 |
| ·网络操作系统 | 第36-37页 |
| ·数据库技术 | 第37-40页 |
|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 ·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SQL | 第38-39页 |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39-40页 |
| ·Web技术 | 第40-48页 |
| ·HTTP协议 | 第42页 |
|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 第42-43页 |
| ·网页和HTML | 第43页 |
| ·ASP技术和JSP技术比较 | 第43-48页 |
| 第六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8-68页 |
| ·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48-49页 |
| ·系统模式 | 第49-50页 |
| ·软件结构及各模块功能实现的介绍 | 第50-59页 |
| ·登录模块 | 第50-52页 |
| ·实时监测模块 | 第52-57页 |
| ·数据查询模块 | 第57-58页 |
| ·在线诊断模块 | 第58-59页 |
| ·联系我们模块 | 第59页 |
|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65页 |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第59-60页 |
| ·数据库安全 | 第60-62页 |
| ·数据库结构及表的设计 | 第62-64页 |
| ·连接数据库程序 | 第64-65页 |
| ·Web服务器程序实现 | 第65-68页 |
| ·Web服务平台的选择 | 第65-66页 |
| ·服务器端网络结构 | 第66-6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建议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