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部门条款的法理与表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主要论著中的观点 | 第11-13页 |
二、主要论文中的观点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遇到的困难 | 第15-18页 |
一、实证分析方法 | 第16页 |
二、价值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管理部门与管理部门条款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管理部门 | 第18-20页 |
一、管理的含义 | 第18页 |
二、部门的含义 | 第18-19页 |
三、管理部门的含义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管理部门条款 | 第20-25页 |
一、管理部门条款的含义 | 第20-22页 |
二、我国立法中管理部门条款概况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管理部门条款的文本解读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在何种性质的法律文本中出现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对管理部门的称谓 | 第26-29页 |
第三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位置 | 第29-32页 |
第四节 管理部门的层级 | 第32-35页 |
一、从级别上来看 | 第33页 |
二、从数量上来看 | 第33-35页 |
第五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样式 | 第35-36页 |
第六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形式结构 | 第36-38页 |
第七节 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管理部门条款的价值定位 | 第41-50页 |
第一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秩序价值 | 第41-44页 |
第二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效率价值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管理部门条款的公正价值 | 第46-50页 |
第五章 我国管理部门条款存在的缺陷 | 第50-61页 |
第一节 称谓不一,用词混乱 | 第50-52页 |
一、不同法律对相同管理部门称谓不一 | 第50-51页 |
二、同种性质的法律之间称谓不一 | 第51-52页 |
三、同一部法律中管理部门称谓不一 | 第52页 |
第二节 位置不一,索引困难 | 第52-55页 |
一、管理部门条款在法案结构上的位置 | 第53-54页 |
二、管理部门条款在法案内容上的位置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层级不一,责任不明 | 第55-58页 |
第四节 样式不一,格式混乱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管理部门条款表述的优化建议 | 第61-78页 |
第一节 判断去留 | 第61-64页 |
一、需要设置管理部门条款的情况 | 第61-62页 |
二、不需规定管理部门条款的情况 | 第62-64页 |
第二节 统一称谓 | 第64-69页 |
一、形式构成 | 第65-67页 |
二、逻辑关系 | 第67-69页 |
第三节 明确位置 | 第69-72页 |
一、结构位置 | 第69-71页 |
二、逻辑关联 | 第71-72页 |
第四节 划分层级 | 第72-75页 |
一、根据宪法划分管理部门权责 | 第73-74页 |
二、严格地方级别管理部门设置 | 第74-75页 |
第五节 列举样式 | 第75-78页 |
一、只规定一个管理部门的 | 第76页 |
二、规定两个以上管理部门的 | 第76页 |
三、规定一个主管部门和若干个协管部门的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