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6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51页 |
第一节 昆虫抗药性概述及其研究技术 | 第17-33页 |
1 昆虫抗药性概述 | 第17-20页 |
·昆虫抗药性的概念 | 第17页 |
·昆虫抗药性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18页 |
·昆虫抗药性的危害 | 第18页 |
·昆虫抗药性的形成及演化 | 第18-20页 |
2 昆虫抗药性的研究及监测技术 | 第20-33页 |
·生物测定技术 | 第20页 |
·生理研究技术 | 第20-21页 |
·生化检测技术 | 第21-22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2-33页 |
·昆虫抗药性研究和监测技术展望 | 第33页 |
第二节 昆虫对杀虫剂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33-43页 |
1 昆虫抗性机制的类型 | 第33-34页 |
2 昆虫的行为抗性 | 第34-35页 |
3 昆虫的生理抗性 | 第35-36页 |
4 昆虫的生理/生化抗性 | 第36-42页 |
·昆虫的靶标抗性 | 第36-39页 |
·昆虫的代谢抗性 | 第39-42页 |
5 昆虫抗药性机制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43-51页 |
1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 第43-48页 |
·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 第43页 |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 | 第43-45页 |
·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45-47页 |
·基因芯片在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结果确证 | 第47-48页 |
2 基因芯片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昆虫抗药性研究用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48-49页 |
·基因芯片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结果 | 第49-50页 |
3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展望 | 第50-5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51-60页 |
1 研究内容 | 第51-52页 |
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52-60页 |
·总体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各部分的具体技术路线 | 第54-60页 |
第二部分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靶标基因的获得 | 第60-80页 |
第三章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靶标基因的获得 | 第61-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71页 |
·材料 | 第61-62页 |
·方法 | 第62-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靶标基因PCR模板的质量检测 | 第71-72页 |
·靶标基因的分析 | 第72-76页 |
3 讨论 | 第76-80页 |
第三部分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的制备和验证 | 第80-108页 |
第四章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点样浓度的优化 | 第81-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5页 |
·材料 | 第81-82页 |
·方法 | 第82-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8页 |
·不同浓度靶基因的杂交荧光信号值 | 第85-87页 |
·不同荧光标记的探针的杂交信号比 | 第87-88页 |
3 讨论 | 第88-90页 |
第五章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90-9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4页 |
·材料 | 第90页 |
·方法 | 第90-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96页 |
·质粒模板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94-95页 |
·芯片质量检测结果 | 第95-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第六章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杂交特异性的验证 | 第98-10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材料 | 第98-99页 |
·方法 | 第99-10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5页 |
·杂交芯片扫描结果 | 第101-102页 |
·靶标点的杂交信号分析 | 第102-103页 |
·非靶标点的杂交信号分析 | 第103-105页 |
·基因芯片的杂交特异性分析 | 第105页 |
3 讨论 | 第105-108页 |
第四部分 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在家蝇和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8-142页 |
第七章 家蝇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 第109-1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5页 |
·材料 | 第109-110页 |
·方法 | 第110-11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0页 |
·抗性和敏感品系家蝇总 RNA质量检测结果 | 第115-116页 |
·杂交芯片扫描结果 | 第116-117页 |
·家蝇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检测 | 第117-118页 |
·其它昆虫靶基因与家蝇探针的杂交结果分析 | 第118-120页 |
3 讨论 | 第120-123页 |
第八章 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 第123-1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3-124页 |
·材料 | 第123-124页 |
·方法 | 第1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4-128页 |
·抗性和敏感品系淡色库蚊总 RNA质量检测结果 | 第124-125页 |
·杂交芯片扫描结果 | 第125-126页 |
·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检测 | 第126-127页 |
·其它昆虫靶基因与淡色库蚊探针的杂交结果分析 | 第127-128页 |
3 讨论 | 第128-131页 |
第九章 CYP4D2V2,CYP6A24和CYP6D1V1 基因在不同品系家蝇中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 | 第131-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2-134页 |
·材料 | 第132页 |
·方法 | 第132-1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4-139页 |
·总 RNA质量及浓度 | 第134-135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135-136页 |
·质量 DNA标准品的制备 | 第136页 |
·荧光定量 Pc R结果 | 第136-139页 |
3 讨论 | 第139-142页 |
第五部分 总讨论 | 第142-149页 |
第十章 总讨论 | 第143-149页 |
1 总讨论 | 第143-146页 |
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6-147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8页 |
ABSTRACT | 第168-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