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1 绪论第15-34页
   ·问题的提出第15-21页
     ·当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知识管理第15-16页
     ·知识生产要素成为拉动企业成长的主引擎第16-17页
     ·组织内部知识转移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第17-19页
     ·如何促进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仍然面临许多困惑第19-21页
   ·几个基本概念第21-26页
     ·团队与研发团队第21-23页
     ·技术与技术知识第23-24页
     ·知识转移第24-26页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第26-28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8-31页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31-34页
2 知识转移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34-60页
   ·关于知识内涵与分类的讨论第34-42页
     ·关于知识内涵的讨论第34-37页
     ·关于知识分类的讨论第37-42页
   ·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理论第42-52页
     ·知识管理的研究价值第42-45页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主题第45-50页
     ·企业知识基础理论第50-52页
   ·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和动态第52-58页
     ·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第52-54页
     ·国内外知识转移问题研究动态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3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以研发团队为例第60-95页
   ·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理论述评第61-72页
     ·Nonaka & Takeuchi(1995)的 SECI知识创造模型第61-63页
     ·Hedinnd(1994)的知识转换流程模式第63-64页
     ·Gilbert & Cordey-Hayes(1996)的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式第64-66页
     ·Szulanski(2000)的组织内部最佳实践转移第66-67页
     ·Dixon(2000)的知识转移五种模式第67-69页
     ·国内学者对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的研究第69-71页
     ·对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研究的小结第71-72页
   ·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第72-78页
     ·组织学习也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第72-74页
     ·组织学习与知识的空间转移第74-75页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的关系分析第75-76页
     ·团队层次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一个分析模型第76-78页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分析第78-94页
     ·传播理论对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的解释不足第78-79页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分析第79-84页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组织学习第84-87页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途径框架第87-89页
     ·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内在机制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4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5-132页
   ·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简要述评第95-99页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第99-106页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重点第99-101页
     ·模型设计的逻辑起点:知识转移基础结构第101-103页
     ·模型变量的选择与修正第103-106页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第106-120页
     ·知识特性第106-111页
     ·转移意愿第111-112页
     ·传授能办第112-113页
     ·关系信任第113-115页
     ·知识距离第115-117页
     ·吸收能力第117-118页
     ·知识转移机制第118-120页
   ·变量的操作化第120-131页
     ·知识转移绩效第120-124页
     ·知识特性第124-125页
     ·转移意愿第125页
     ·传授能力第125-126页
     ·关系信任第126-127页
     ·知识距离第127页
     ·吸收能力第127-129页
     ·知识存量第129-130页
     ·知识转移机制第130页
     ·控制变量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5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实证分析:以研发团队为例第132-171页
   ·调查与样本情况说明第132-138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第132-134页
     ·访谈调查第134-136页
     ·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第136-138页
   ·样本情况描述性统计第138-140页
   ·量表品质分析第140-148页
     ·量表品质分析方法第140页
     ·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第140-148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148-154页
     ·变量的重新赋值第148-149页
     ·不同类型研发团队技术知识转移差异的比较分析第149-154页
   ·回归分析第154-169页
     ·关于回归分析样本量大小的说明第154-155页
     ·变量间关系基本分析模型第155-162页
     ·变量间关系调节效应验证第162-165页
     ·回归分析的主要结论与进一步讨论第165-169页
   ·本章小结第169-1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71-181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71-174页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174-178页
     ·学术价值第174-176页
     ·实践意义第176-178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78-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94页
附录1 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调查问卷第194-198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198-19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99-200页
致谢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毫米波镜频抑制谐波混频器的研究
下一篇:论信息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以上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