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感知的企业声誉与组织情感承诺关系研究--以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动机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研究流程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50页 |
·组织承诺理论 | 第20-30页 |
·组织承诺的定义、维度和测量 | 第21-26页 |
·情感承诺的定义、特征和测量 | 第26-29页 |
·个体因素对组织承诺的影响 | 第29-30页 |
·企业声誉理论 | 第30-39页 |
·企业声誉的定义 | 第32-36页 |
·企业声誉的构成 | 第36-37页 |
·企业声誉的动态形成模型 | 第37-39页 |
·员工感知企业声誉与员工组织承诺 | 第39-48页 |
·声誉的绩效与组织承诺的前因 | 第39-41页 |
·员工感知企业声誉与组织可依赖性 | 第41-43页 |
·组织可依赖性与员工组织承诺 | 第43-47页 |
·员工感知企业声誉与员工组织承诺 | 第47-48页 |
·文献阅读小结与评述 | 第48-50页 |
3 研究架构与研究设计 | 第50-62页 |
·研究对象的说明 | 第50页 |
·研究变量的定义 | 第50-51页 |
·研究架构的设想 | 第51-52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2页 |
·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52-59页 |
·样本选择 | 第52-53页 |
·调查方法 | 第53-54页 |
·正式问卷内容与测量 | 第54-58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说明 | 第58-59页 |
·资料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第59-62页 |
4 实证分析 | 第62-92页 |
·研究样本的基本资料说明 | 第63-64页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4-70页 |
·员工感知企业声誉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65-67页 |
·员工组织情感承诺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67-70页 |
·员工感知企业社会评价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70页 |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70-74页 |
·性别对情感承诺的影响 | 第70-71页 |
·年龄对情感承诺的影响 | 第71-72页 |
·服务资格年限对情感承诺的影响 | 第72-74页 |
·相关分析 | 第74-78页 |
·企业声誉与情感承诺 | 第74-75页 |
·企业声誉两因子与情感承诺 | 第75-77页 |
·企业声誉两因子与情感承诺三因子 | 第77-78页 |
·回归分析 | 第78-88页 |
·情感承诺对企业声誉 | 第80-81页 |
·情感承诺对企业声誉两因子 | 第81-83页 |
·价值认同对企业声誉两因子 | 第83-85页 |
·组织向心力对企业声誉两因子 | 第85-86页 |
·努力意愿对企业声誉两因子 | 第86-88页 |
·调节效应分析 | 第88-92页 |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 第88-90页 |
·调节变量分析 | 第90-92页 |
5 结果、讨论与建议 | 第92-108页 |
·研究结果 | 第92-97页 |
·员工感知企业声誉构成与员工情感承诺特征 | 第92-93页 |
·个人变量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 | 第93-94页 |
·企业声誉与情感承诺的相关关系 | 第94-96页 |
·员工感知企业社会评价的调节作用 | 第96页 |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小结 | 第96-97页 |
·讨论 | 第97-101页 |
·员工个人特征对情感承诺的影响 | 第98-100页 |
·企业声誉与情感承诺 | 第100-101页 |
·建议与对策 | 第101-108页 |
·通过情感吸引提高员工组织情感承诺 | 第102-104页 |
·通过实力竞争提升员工组织情感承诺 | 第104-105页 |
·针对个体特征把握情感承诺趋向 | 第105-106页 |
·通过声誉管理提升企业信任水平 | 第106-108页 |
6 结论、进展、局限和展望 | 第108-110页 |
·研究结论 | 第108页 |
·研究进展 | 第108-109页 |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附录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