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法制报道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法制日报》和《四川法制报》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法制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比较 | 第11-13页 |
1、法制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交集” | 第11-12页 |
2、法制新闻的专业性 | 第12-13页 |
三、法制报道与政治报道的比较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国法制报道的历史轨迹 | 第14-25页 |
第一节 从“刑鼎”到《中国法制报》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与法制报道 | 第16-25页 |
一、关于“新时期”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二、法制建设与法制报道的关系 | 第17-18页 |
三、新时期法制报道的发展历程 | 第18-24页 |
1、《法制日报》 | 第19-22页 |
2、《四川法制报》 | 第22-24页 |
四、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法制报道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新闻版—重点经营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评论、理论、法律释义版—精心打造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文艺副刊—不同报纸不同命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法制报道的策略分析 | 第31-51页 |
第一节 法制报道的导向策略 | 第32-44页 |
一、来源控制 | 第32-36页 |
1、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 第32-34页 |
2、影响和组织舆论 | 第34-36页 |
二、过程控制 | 第36-44页 |
1、杜绝新闻侵权 | 第37-39页 |
2、避免干涉司法 | 第39-41页 |
3、防止娱乐化报道 | 第41页 |
4、展现人文情怀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法制报道的服务策略 | 第44-47页 |
一、注重与读者沟通 | 第44-46页 |
1、善做受众调查 | 第45页 |
2、打理读者信箱 | 第45-46页 |
二、加强经济服务性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其它策略 | 第47-51页 |
一、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 第47-48页 |
二、加强行业自律 | 第48-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