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第一章 腐烂茎线虫的发生、危害和分布 | 第12-14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分类地位 | 第12页 |
| ·发生分布 | 第12页 |
| ·危害 | 第12-14页 |
| ·寄主范围 | 第12-13页 |
| ·传播方式 | 第13页 |
| ·危害症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腐烂茎线虫的形态学鉴定 | 第14-16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 ·雌虫 | 第14页 |
| ·雄虫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腐烂茎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 ·生活史 | 第16页 |
| ·人工培养 | 第16-17页 |
| 第四章 植物线虫的分子分类和鉴定 | 第17-22页 |
| ·生物化学分类 | 第17-18页 |
| ·电泳研究 | 第17-18页 |
| ·蛋白质单向电泳及双向电泳 | 第17页 |
| ·同工酶研究 | 第17-18页 |
| ·血清学技术 | 第18页 |
| ·以DNA为基础的分子鉴定法 | 第18-22页 |
| ·PCR特异性扩增 | 第20页 |
|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 | 第20页 |
|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s) | 第20-21页 |
| ·以基因组 DNA为靶序列 | 第21页 |
| ·以线粒体DNA(mtDNA)为靶序列 | 第21页 |
| ·以核糖体 DNA(rDNA)为靶序列 | 第21页 |
| ·DNA分子杂交技术 | 第21-22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2-51页 |
| 第五章 腐烂茎线虫的单异活体培养方法研究 | 第22-26页 |
| ·材料 | 第22页 |
| ·线虫样品 | 第22页 |
|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 ·方法 | 第22-24页 |
| ·玉米灰葡萄孢培养基的制备 | 第22页 |
| ·腐烂茎线虫的表面消毒 | 第22-23页 |
| ·腐烂茎线虫的接种 | 第23-24页 |
| ·腐烂茎线虫的转接 | 第24页 |
| ·结果分析 | 第24页 |
| ·讨论 | 第24-26页 |
| 第六章 不同地理群体腐烂茎线虫的形态学研究 | 第26-36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线虫标本 | 第2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临时玻片的制作 | 第26页 |
| ·永久玻片的制作 | 第26-27页 |
| ·线虫的固定 | 第26-27页 |
| ·线虫的脱水 | 第27页 |
| ·制片 | 第27页 |
| ·电镜样品的制作 | 第27-28页 |
| ·形态学观察及数值测量 | 第28页 |
| ·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 ·受茎线虫寄生为害后寄主的症状 | 第28-29页 |
| ·腐烂茎线虫的基本形态特征 | 第29-32页 |
| ·形态测量值 | 第32-33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第七章 中国腐烂茎线虫不同地理群体rDNA的ITS区PCR-RFLPs及序列分析 | 第36-46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标本 | 第3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40页 |
| ·DNA提取 | 第36-37页 |
| ·PCR扩增 | 第37页 |
| ·电泳 | 第37页 |
| ·产物纯化 | 第37-38页 |
| ·ITS区 DNA的克隆 | 第38-40页 |
| ·连接 | 第38页 |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 第38页 |
| ·转化 | 第38-39页 |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39页 |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39-40页 |
| ·RFLPs分析 | 第40页 |
| ·序列分析 | 第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 ·腐烂茎线虫rDNA ITS区的 PCR扩增 | 第40-41页 |
| ·腐烂茎线虫rDNA ITS区的 RFLPs分析 | 第41-43页 |
| ·腐烂茎线虫rDNA ITS区 PCR扩增产物序列比较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第八章 腐烂茎线虫特异性检测技术的研究 | 第46-51页 |
| ·材料 | 第46-47页 |
| ·标本 | 第46-47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 ·方法 | 第47-48页 |
| ·DNA的提取 | 第47页 |
| ·通用引物AB、TW扩增rDNA ITS区 | 第47页 |
| ·rDNA ITS区 PCR产物的纯化、克隆和测序 | 第47页 |
|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47页 |
| ·特异性片段 PCR扩增及电泳检查 | 第47页 |
| ·特异性引物灵敏性研究 | 第47-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A 主要试剂 | 第56-59页 |
| 附录B 主要仪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