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结构内力计算及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 | 第11-12页 |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 第12-13页 |
第2章 锚索框架梁的内力计算方法 | 第13-37页 |
·概述 | 第13页 |
·锚索框架梁的内力计算方法 | 第13-18页 |
·节点荷载的分配 | 第14-17页 |
·节点分配荷载的调整 | 第17-18页 |
·用静力平衡法计算单梁内力 | 第18-20页 |
·地基反力的确定 | 第18-20页 |
·用静力平衡法计算梁的内力 | 第20页 |
·倒梁法 | 第20-22页 |
·用弹性地基梁计算地梁内力 | 第22-33页 |
·地基梁挠曲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23-25页 |
·几种特定荷载作用下弹性地基梁的解 | 第25-31页 |
·基床系数k的确定 | 第31-33页 |
·关于分阶段计算地梁的内力 | 第33-35页 |
·地梁的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张拉阶段 | 第34页 |
·工作阶段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 | 第37-46页 |
·受力分析 | 第37页 |
·内力计算方法 | 第37-41页 |
·基本假设 | 第37-38页 |
·锚索拉力的确定 | 第38-40页 |
·桩身内力计算 | 第40-41页 |
·计算实例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理论计算与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6-76页 |
·工程概述与测试内容 | 第46-48页 |
·工程概述 | 第46-47页 |
·测试内容 | 第47-48页 |
·计算方法及工作阶段框架地梁上土压力确定 | 第48-50页 |
·张拉阶段锚索框架地梁的内力计算 | 第50-62页 |
·节点荷载的分配 | 第51-54页 |
·框架梁的内力计算 | 第54-62页 |
·工作阶段锚索框架地梁的内力计算 | 第62-64页 |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64-66页 |
·土压力的比较 | 第64-66页 |
·钢筋计测试值的比较 | 第66页 |
·预应力锚索桩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66-67页 |
·土压力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67-70页 |
·埋入式预应力锚索桩内力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的比较 | 第70-75页 |
·锚索桩内力计算值 | 第70-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施工技术研究 | 第76-87页 |
·预应力锚索、地梁的施工工法 | 第76-84页 |
·预应力锚索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76-77页 |
·工艺原理 | 第77-78页 |
·施工工艺 | 第78-81页 |
·机具设备 | 第81-82页 |
·劳动组织 | 第82页 |
·质量控制 | 第82-83页 |
·安全措施 | 第83-84页 |
·预应力锚索桩加固边坡的工法 | 第84-87页 |
·工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 第84页 |
·工艺原理 | 第84页 |
·施工工艺 | 第84-85页 |
·机具设备 | 第85-86页 |
·劳动组织 | 第86页 |
·质量控制 | 第86页 |
·安全措施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主要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