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 第7-8页 |
| ·CDMA通信系统的特点 | 第8-10页 |
|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 | 第10-11页 |
| ·扩频码 | 第10-11页 |
| ·MIMO系统 | 第11页 |
| ·本文主要成果和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无线移动信道 | 第13-19页 |
| ·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 | 第13页 |
| ·无线传播特性 | 第13-14页 |
| ·小尺度衰落 | 第14-16页 |
| ·衰落信道模型结构 | 第16-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互补码 | 第19-26页 |
| ·序列的相关函数 | 第19-21页 |
| ·部分相关函数 | 第19-20页 |
| ·周期(非周期)相关函数 | 第20-21页 |
| ·互补码 | 第21-22页 |
| ·完全互补码 | 第22页 |
| ·完全互补码的相关特性 | 第22页 |
| ·完全互补码的集合大小 | 第22页 |
| ·正交互补码 | 第22-25页 |
| ·正交互补码的相关特性 | 第23-24页 |
| ·正交互补码集合的大小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OFFSET-STACKCC-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26-38页 |
| ·Offset-StackCC-CDMA系统 | 第26-28页 |
| ·BER性能推导 | 第28-33页 |
| ·CC-CDMA系统 | 第28-31页 |
| ·DS-CDMA系统 | 第31-33页 |
| ·系统容量分析 | 第33-34页 |
| ·数值计算和仿真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结合MIMO技术的OFFSET-STACKCC-CDMA系统 | 第38-54页 |
| ·空时分组码(STBC) | 第38-42页 |
| ·发送端模型 | 第39页 |
| ·接收端合并和最大似然译码 | 第39-42页 |
| ·STBC-CDMA系统 | 第42-44页 |
| ·结合STBC的Offset-stackCC-CDMA系统 | 第44-48页 |
| ·系统结构 | 第44-47页 |
| ·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 ·基于VBLAST的MIMO-CDMA系统 | 第48-49页 |
| ·基于VBLAST的MIMOCC-CDMA系统 | 第49-53页 |
| ·系统结构 | 第50-51页 |
| ·系统容量分析和仿真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新型MIMOCC-CDMA系统 | 第54-65页 |
| ·系统结构 | 第54-59页 |
| ·发送端 | 第55-56页 |
| ·信道模型和接收端 | 第56-59页 |
| ·系统特性 | 第59页 |
|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9-63页 |
| ·MIMOCC-CDMA系统的比较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