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信号DOA跟踪与波束形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智能天线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智能天线技术 | 第15-24页 |
·天线阵列模型 | 第15-21页 |
·接收天线阵列 | 第15-16页 |
·阵列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发送阵列天线 | 第19-21页 |
·阵列信号处理 | 第21-23页 |
·波达方向估计 | 第21-22页 |
·波束形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数字波束形成 | 第24-34页 |
·数字波束形成原理 | 第25-30页 |
·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Capon波束形成器 | 第27-30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准则 | 第30-32页 |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 | 第30-31页 |
·递归最小二乘准则(RLS) | 第31-32页 |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LCMV) | 第32页 |
·数字波束形成系统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子空间跟踪的波束形成 | 第34-45页 |
·ESPRIT算法 | 第34-36页 |
·TLS—ESPRIT算法 | 第36-37页 |
·基于子空间跟踪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37-44页 |
·阵列信号数学模型 | 第37-39页 |
·算法分析 | 第39-42页 |
·算法仿真及结论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RBFNN的DOA估计 | 第45-55页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第45-48页 |
·基于RBFNN的DOA估计 | 第48-53页 |
·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改进的RBFNN方法 | 第49-51页 |
·算法仿真及结论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基于RBFNN的波束形成 | 第55-62页 |
·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改进的RBFNN波束形成方法 | 第57-59页 |
·算法仿真及结论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