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钢管探伤关键技术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超声波特点 | 第7-8页 |
| ·超声波探伤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 第8-9页 |
| ·大口径钢管探伤发展现状 | 第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 第二章 超声探伤理论 | 第10-20页 |
| ·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 | 第10-11页 |
| ·声压P | 第10-11页 |
| ·声强I | 第11页 |
| ·分贝与奈培的概念 | 第11页 |
| ·介质的声参量 | 第11-12页 |
| ·声速 | 第12页 |
| ·声阻抗 | 第12页 |
| ·声强的衰减 | 第12页 |
|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第12-14页 |
| ·超声波入射到介面时的反射与透射 | 第14-17页 |
| ·单层界面上的垂直入射 | 第14-15页 |
| ·单层界面上的倾斜入射 | 第15-17页 |
| ·超声波探伤方法 | 第17-18页 |
| ·DAC 曲线原理 | 第18-20页 |
| ·通用DAC 曲线 | 第18页 |
| ·实用DAC 曲线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大口径钢管探伤仪的总体设计 | 第20-25页 |
| ·大口径钢管的主要缺陷 | 第20-21页 |
| ·大口径钢管探伤方法 | 第21-22页 |
| ·大口径钢管探伤仪的总体设计 | 第22-25页 |
| 第四章 探伤卡硬件设计 | 第25-36页 |
| ·超声探头的选取 | 第25-26页 |
| ·超声波发射电路 | 第26-27页 |
| ·限幅电路 | 第27页 |
| ·回波选择 | 第27-28页 |
| ·高频放大电路 | 第28-29页 |
| ·带通滤波电路 | 第29-30页 |
| ·回波信号的数字化 | 第30-31页 |
| ·超声探伤电路的主控系统 | 第31-32页 |
| ·超声探伤数据处理系统 | 第32页 |
| ·USB 技术及其在本超声探伤系统中的实现 | 第32-34页 |
| ·CP2101 芯片简介 | 第32-33页 |
| ·功能描述 | 第33页 |
| ·CP2101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固件及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34页 |
| ·上位微计算机 | 第34-36页 |
| 第五章FPGA 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36-47页 |
| ·XC3S200 特性 | 第36-37页 |
| ·XC3S200 的配置 | 第37页 |
| ·FPGA 的功能设计 | 第37-42页 |
| ·用于初始化的参数寄存器设计 | 第38-39页 |
| ·窄脉冲的产生电路 | 第39-40页 |
| ·延时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 | 第40-41页 |
| ·带宽选择 | 第41页 |
| ·发射通道选择 | 第41-42页 |
| ·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的实现 | 第42-45页 |
| ·FIFO 容量的确定 | 第42-43页 |
| ·FIFO 模块 | 第43-45页 |
| ·FPGA 设计的总结 | 第45-47页 |
|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52页 |
| ·探伤仪界面的设计 | 第47-48页 |
| ·DAC 曲线自动判断 | 第48-50页 |
| ·单片机控制程序 | 第50-52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