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4页 |
·医疗护理监控系统的现状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方案设计与系统组成 | 第14-17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第14页 |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与工作过程 | 第14-15页 |
·系统的功能概述与性能指标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系统终端设备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17-38页 |
·主控制板的硬件设计 | 第17-18页 |
·图像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18-20页 |
·逻辑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20-22页 |
·逻辑转换电路的功能描述 | 第20-21页 |
·SDRAM控制器的设计 | 第21-22页 |
·图像处理模块电路的设计 | 第22-27页 |
·DSP的选型 | 第22-23页 |
·DSP系统构成 | 第23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存储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护理床控制电路设计 | 第27-34页 |
·护理床的功能需求 | 第27-28页 |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单片机的选型及控制部分详细设计 | 第29-31页 |
·单片机与DSP的通信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手持式遥控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4-38页 |
·存储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与液晶屏接口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系统的传输协议 | 第38-44页 |
·以太网通信协议 | 第38-41页 |
·TCP传输控制协议 | 第38-39页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第39页 |
·IP协议介绍 | 第39页 |
·TCP和UDP协议比较 | 第39-40页 |
·ARP地址解析协议 | 第40-41页 |
·以太网帧协议 | 第41页 |
·遥控器与护理床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 | 第41-42页 |
·监控室主机与监控点的通信协议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59页 |
·软件设计思想 | 第44页 |
·图像处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4-49页 |
·H.263算法原理 | 第44-47页 |
·H.263算法的编码过程 | 第47-48页 |
·图像处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多功能护理床控制部分的软件设计 | 第49-56页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串口中断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3-56页 |
·遥控器的软件设计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59-65页 |
·干扰的产生及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 第59-60页 |
·干扰源 | 第59页 |
·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 第59-60页 |
·抗干扰的硬件措施 | 第60-63页 |
·印刷电路板设计 | 第60-61页 |
·抑制干扰源 | 第61-62页 |
·切断干扰传播途径 | 第62页 |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 第62页 |
·其他抗干扰措施 | 第62-63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3-65页 |
·指令冗余技术 | 第63-64页 |
·软件陷阱技术 | 第64页 |
·“看门狗”技术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系统的调试与试验 | 第65-68页 |
·硬件电路的调试 | 第65页 |
·系统功能调试 | 第65-68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附录二 控制板原理图 | 第73-74页 |
附录三 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的硬件连接图 | 第74-75页 |
附录四 遥控器原理图 | 第75-76页 |
附录五 控制板PCB图 | 第76-77页 |
附录六 通信板PCB图 | 第77-78页 |
附录七 遥控器PCB图 | 第78-79页 |
附录八 多功能护理床控制部分软件程序(摘录) | 第79-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