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缔约过失
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7-19页 |
一、缔约过失责任概述 | 第7-8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 | 第7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实践意义 | 第7-8页 |
(三) 我国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8页 |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开创沿革 | 第8-12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开创 | 第8-9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影响 | 第9-12页 |
三、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 第12-17页 |
(一) 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同 | 第12-13页 |
(二) 违反的义务不同 | 第13-14页 |
(三) 赔偿的范围不同 | 第14-15页 |
(四) 责任构成要件不同 | 第15-17页 |
四、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比较 | 第17-19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 第17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分析 | 第19-23页 |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基础 | 第19-20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形成 | 第19-20页 |
(二) 从人性观察中体现缔约过失责任的价值 | 第20页 |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 第20-23页 |
(一) 关于法律基础的学说 | 第20-21页 |
(二) 诚信原则说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探讨 | 第23-35页 |
一、缔约过失责任分类 | 第23-26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分类的观点 | 第23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分类的定位 | 第23-26页 |
二、具有可归责性(过错)问题 | 第26-27页 |
(一) 过错在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意义 | 第26页 |
(二) 过错在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涵义 | 第26-27页 |
(三) 过错在缔约过失责任中的地位 | 第27页 |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27-32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法定事由 | 第27-30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空间范围 | 第30-32页 |
(三) 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时间范围 | 第32页 |
四、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32-35页 |
(一) 《民法通则》第61条的性质 | 第32-33页 |
(二) 相关法律条文的关系及适用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非财产损害赔偿与缔约过失责任 | 第35-40页 |
一、缔约过失造成非财产损害有无赔偿 | 第35-36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立法 | 第35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 | 第35-36页 |
(三) 我国的主要观点 | 第36页 |
二、关于反对观点的分析 | 第36-38页 |
(一) 可预见性 | 第36-37页 |
(二) 证据问题 | 第37页 |
(三) 估算的难度 | 第37页 |
(四) 风险承担 | 第37-38页 |
(五) 交易成本 | 第38页 |
三、缔约过失造成非财产损害如何赔偿 | 第38-40页 |
(一) 非财产损害应受制于通常的限制原则 | 第38-39页 |
(二) 关于约定的非财产损害赔偿 | 第39-40页 |
(三) 关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方法 | 第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