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 第1-25页 |
·AVO技术概述 | 第11-15页 |
·AVO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AVO基本思想 | 第12-13页 |
·AVO发展史 | 第13-14页 |
·AVO技术特点 | 第14-15页 |
·AVO处理分析的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目的与立题依据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7页 |
·立题依据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 | 第19-21页 |
·创新点 | 第21页 |
·论文简介 | 第21-25页 |
·论文框架和结构 | 第21-23页 |
·论文创新点的说明 | 第23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3-25页 |
2、AVO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岩石物理学基础 | 第25-50页 |
·AVO精确理论 | 第25-31页 |
·反射和透射的统一公式 | 第26-30页 |
·振幅系数的信息量 | 第30-31页 |
·AVO近似理论 | 第31-36页 |
·AVO的近似表达 | 第31-34页 |
·AVO近似表达的意义 | 第34-35页 |
·AVO大角度项和弹性阻抗的构造 | 第35-36页 |
·AVO分析的岩石物理学基础 | 第36-50页 |
·基本概念 | 第37-39页 |
·泊松比与岩性及流体成份的关系 | 第39-42页 |
·Biot-Gassmann方程 | 第42-44页 |
·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三者的关系 | 第44-45页 |
·孔隙度φ与密度ρ、纵波速度α和横波速度β的关系 | 第45-47页 |
·影响沉积岩地震性质的因素 | 第47-50页 |
3、AVO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50-79页 |
·AVO正演方法 | 第50-58页 |
·反射系数曲线分析 | 第51-52页 |
·非零偏移距地震模型 | 第52-57页 |
·流体替代模型 | 第57-58页 |
·烃类检测及特殊岩性体识别 | 第58页 |
·小草湖地区正演模型研究 | 第58-72页 |
·井的选取及测井曲线特征分析 | 第59-60页 |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对比 | 第60-61页 |
·AVO正演模拟 | 第61-69页 |
·工区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第69-72页 |
·AVO反演方法 | 第72-79页 |
·AVO属性反演 | 第74-76页 |
·弹性阻抗EI(Elastic Impedance)反演 | 第76页 |
·三参数AVO岩石参数变化量反演 | 第76-77页 |
·叠前多波地震反演 | 第77-79页 |
4、AVO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 | 第79-98页 |
·AVO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 第79-82页 |
·AVO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第82-87页 |
·球面扩散补偿 | 第83-84页 |
·吸收衰减补偿 | 第84页 |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 | 第84-85页 |
·剩余振幅补偿 | 第85-87页 |
·AVO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 第87-98页 |
·AVO的属性及其物理意义 | 第88-90页 |
·AVO交汇图分析法 | 第90-93页 |
·含气砂岩的分类 | 第93-96页 |
·AVO技术多解性理论分析 | 第96-98页 |
5、港东地区AVO处理解释一体化应用效果分析 | 第98-123页 |
·工区地质概况 | 第98-101页 |
·高保真叠前地震资料处理 | 第101-106页 |
·噪声压制 | 第102-104页 |
·能量均衡 | 第104-106页 |
·测井曲线预测 | 第106-110页 |
·波速度预测 | 第106-107页 |
·神经网络预测密度曲线 | 第107-110页 |
·港34井区的AVO分析 | 第110-113页 |
·关键井AVO特征 | 第110-112页 |
·AVO属性提取与分析 | 第112-113页 |
·叠前三参数反演 | 第113-121页 |
·弹性参数分析 | 第113-115页 |
·叠前AVA同时反演的原理 | 第115-116页 |
·港34井区叠前三参数反演 | 第116-119页 |
·港34井区叠前三参数反演效果分析 | 第119-121页 |
·小结 | 第121-123页 |
6、应用AVO属性体开展歧口凹陷西坡隐蔽油气藏储层参数预测 | 第123-147页 |
·工区地质概况 | 第123-124页 |
·三维AVO分析处理 | 第124-130页 |
·AVO处理中的保真度分析 | 第125-128页 |
·AVO属性剖面 | 第128-130页 |
·AVO叠前波阻抗联合反演与储层预测 | 第130-139页 |
·地震波阻抗反演原理与流程 | 第130-133页 |
·实际地震资料阻抗反演与反演效果分析 | 第133页 |
·储层参数(孔隙度)反演原理与流程 | 第133-135页 |
·储层厚度预测 | 第135-139页 |
·AVO多属性分析及砂体展布规律预测 | 第139-146页 |
·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预测 | 第140-142页 |
·沙三段Ⅰ砂组砂体展布预测 | 第142-145页 |
·沙三段Ⅰ砂组上部砂体展布预测 | 第145-146页 |
·小结 | 第146-147页 |
7、结论与建议 | 第147-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个人简历 | 第154-155页 |
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5-156页 |
学习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