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29页 |
1 植物源抑菌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植物中抑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植物中抑菌杀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16-18页 |
·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2 植物镇痛活性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疼痛的定义及表现 | 第19页 |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疼痛的药物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植物源镇痛药物的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3 抗炎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炎症及其病理反应 | 第21-22页 |
·炎症介质 | 第22页 |
·抗炎机理和抗炎药物 | 第22-25页 |
·抗炎机理 | 第22-23页 |
·目前主要抗炎西药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目前主要抗炎中药及成分 | 第24-25页 |
4 油樟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油樟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5页 |
·樟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5页 |
·油樟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25-27页 |
·抗菌活性 | 第26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26页 |
·杀虫作用 | 第26页 |
·镇痛抗炎 | 第26-27页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油樟叶提取物的抗细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第29-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材料 | 第30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油樟叶挥发油及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的制备 | 第30-31页 |
·油樟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制备 | 第31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31页 |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抑菌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油樟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9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三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效果 | 第32-34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三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曲线 | 第34-38页 |
·油樟叶挥发油在MIC值浓度下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油樟叶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第41-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41-4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油樟叶挥发油及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的制备 | 第42页 |
·油樟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制备 | 第42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2页 |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42页 |
·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杀菌曲线的绘制 | 第43页 |
·油樟叶挥发油对三株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3页 |
2 结果 | 第43-46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三株真菌的抑菌效果 | 第43-45页 |
·油樟叶挥发油MIC浓度下对三株真菌的杀菌曲线 | 第45-46页 |
·油樟叶挥发油在MIC值浓度下对三株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油樟叶提取物的镇痛活性研究 | 第49-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实验动物与主要试剂 | 第4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植物材料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1页 |
·油樟叶提取物药液的制备 | 第50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小鼠的醋酸扭体实验 | 第50-51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小鼠的电热板实验 | 第5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1页 |
2 结果 | 第51-53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小鼠的醋酸扭体实验 | 第51-52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小鼠的电热板实验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油樟叶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实验动物与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57页 |
·植物材料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58页 |
·油樟叶提取物药液的制备 | 第57页 |
·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 | 第57页 |
·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 | 第57页 |
·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实验 | 第57-58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肿胀足中PGE_2含量的影响 | 第58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胺类炎症介质组胺和5-轻色胺的影响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63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作用的影响 | 第58-59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 第59-60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角又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油樟叶提取物的足趾肿胀病理切片结果 | 第61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角又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中PGE_2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油樟叶提取物对大鼠足爪肿胀中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第66-68页 |
1 结论 | 第66-67页 |
2 创新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图 | 第77-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