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一篇 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工作的确定 | 第1-3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 ·铁电材料理论及其电性能 | 第12-22页 |
| ·铁电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 ·铁电体的晶体结构 | 第13-16页 |
| ·钙钛矿型铁电体 | 第13-14页 |
| ·铌酸锂型铁电体 | 第14-15页 |
| ·钨青铜型铁电体 | 第15页 |
| ·其它类型铁电体 | 第15-16页 |
| ·掺杂钙钛矿型铁电材料 | 第16-17页 |
| ·铁电材料的电物理性能 | 第17-22页 |
| ·居里温度和相转化 | 第17页 |
| ·电畴结构和极化反转 | 第17-18页 |
| ·介电响应 | 第18页 |
| ·压电和电致伸缩效应 | 第18-21页 |
| ·热释电效应 | 第21页 |
| ·光学效应 | 第21-22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材料 | 第22-29页 |
| ·性能及其应用简介 | 第22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22-28页 |
| ·固相法 | 第23页 |
| ·液相法 | 第23-27页 |
| ·气相法 | 第27-28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的烧结方法 | 第28-29页 |
| ·发展方向 | 第29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的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30页 |
| ·电子显微分析 | 第30-31页 |
| ·粉体材料的颗粒度分析 | 第31-32页 |
| ·电镜观测法 | 第31页 |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学位论文工作的确定 | 第32-36页 |
| ·论文选题依据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案 | 第33-36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的制备 | 第33-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 ·工艺流程 | 第34页 |
| ·考察内容 | 第34页 |
|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的表征与电物理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页 |
| ·X射线能谱分析 | 第34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35页 |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5页 |
| ·电物理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 第二篇 稀土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82页 |
| 第三章 镧掺杂对钛酸铅粉体结构的影响 | 第36-46页 |
| ·镧掺杂钛酸铅陶瓷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 第36-38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6-37页 |
| ·镧掺杂钛酸铅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 ·表征手段 | 第38页 |
| ·结果讨论 | 第38-44页 |
| ·镧掺杂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38-41页 |
| ·镧掺杂量对粒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碱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镧掺杂钛酸铅陶瓷的烧结和表征 | 第46-57页 |
| ·镧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制备和表征 | 第46-47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6页 |
| ·镧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制备 | 第46页 |
| ·镧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表征 | 第46-47页 |
| ·结果讨论 | 第47-56页 |
| ·压片条件的选择 | 第47-49页 |
| ·烧结温度对陶瓷的影响 | 第49-51页 |
| ·烧结时间对陶瓷的影响 | 第51-53页 |
| ·镧掺杂量对陶瓷的影响 | 第53-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铈掺杂对钛酸铅粉体结构的影响 | 第57-67页 |
| ·铈掺杂钛酸铅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57-59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7-58页 |
| ·铈掺杂钛酸铅陶瓷粉体的制备 | 第58-59页 |
| ·铈掺杂钛酸铅陶瓷粉体的表征 | 第59页 |
| ·结果讨论 | 第59-65页 |
| ·掺杂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59-62页 |
| ·掺杂量对粒径的影响 | 第62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2-64页 |
| ·碱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六章 铈掺杂钛酸铅陶瓷的烧结和表征 | 第67-75页 |
| ·铈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制备和表征 | 第67-68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7页 |
| ·铈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制备 | 第67-68页 |
| ·铈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表征 | 第68页 |
| ·结果讨论 | 第68-73页 |
| ·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的影响 | 第68-70页 |
| ·掺杂量对陶瓷的影响 | 第70-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七章 稀土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电性能 | 第75-80页 |
| ·稀土掺杂钛酸铅电子陶瓷的电性能 | 第75-7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5页 |
| ·电物理性能的测试 | 第75-76页 |
| ·结果讨论 | 第76-79页 |
| ·钛酸铅压电性的产生 | 第76-77页 |
| ·极化条件对钛酸铅的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7-78页 |
| ·镧掺杂钛酸铅的压电性能 | 第78-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八章 总结 | 第80-82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80-81页 |
| ·镧离子和铈离子掺杂钛酸铅粉体的合成 | 第80页 |
| ·镧离子和铈离子掺杂钛酸铅陶瓷的烧结 | 第80-81页 |
| ·镧离子掺杂钛酸铅陶瓷的电物理性能 | 第81页 |
| ·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