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3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0页 |
1.1 罗斯福总统生平简介 | 第14-15页 |
1.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竞赛介绍及入围方案简评 | 第15-20页 |
1.2.1 总统纪念园设计竞赛过程 | 第15-16页 |
1.2.2 入围作品介绍及简评 | 第16-20页 |
1.2.2.1 作品介绍 | 第16-19页 |
1.2.2.2 入围作品的简单评价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 第20-32页 |
2.1 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介绍 | 第20-24页 |
2.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 第24-32页 |
2.2.1 设计方案的主要立意构思 | 第24页 |
2.2.2 实施方案详细介绍 | 第24-32页 |
第三章 纪念性空间与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 | 第32-56页 |
3.1 传统纪念性空间 | 第32-41页 |
3.1.1 纪念性空间的界定 | 第32-34页 |
3.1.1.1 纪念 | 第32-33页 |
3.1.1.2 空间 | 第33页 |
3.1.1.3 纪念性空间 | 第33页 |
3.1.1.4 传统纪念性空间 | 第33-34页 |
3.1.2 传统纪念性空间的类型 | 第34-35页 |
3.1.2.1 为自然神灵的纪念 | 第34页 |
3.1.2.2 为人的纪念 | 第34-35页 |
3.1.2.3 为历史事件的纪念 | 第35页 |
3.1.3 传统纪念性空间的营造手法 | 第35-38页 |
3.1.3.1 通过强调纪念主体构筑物本身来表达纪念性 | 第36-38页 |
3.1.3.2 通过多种景观元素的组合营造出纪念性空间序列 | 第38页 |
3.1.4 传统纪念性空间形态特点 | 第38-41页 |
3.1.4.1 巨大的体量、宏伟的尺度 | 第39-40页 |
3.1.4.2 严整的空间形式 | 第40页 |
3.1.4.3 凝重的空间氛围 | 第40-41页 |
3.2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解析 | 第41-56页 |
3.2.1 场地分析 | 第41-43页 |
3.2.2 设计解析 | 第43-56页 |
3.2.2.1 空间艺术特色及处理手法分析 | 第43-51页 |
(1) 叙事式的故事空间处理手法 | 第43-46页 |
(2) 流动的纪念空间品质 | 第46-47页 |
(3) 原型纪念空间的探求 | 第47-48页 |
(4) 非连续的连续性 | 第48-50页 |
(5) 空间与活动、体验 | 第50-51页 |
3.2.2.2 自然的精神 | 第51-56页 |
(1) 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 | 第52页 |
(2) 视线的安排与组织 | 第52-53页 |
(3) 水与墙体的魔幻运用 | 第53-5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第56-64页 |
4.1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的设计手法及思想对类似的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影响 | 第56-61页 |
4.1.1 开创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纪念性空间设计形式 | 第56-57页 |
4.1.2 引领了一种人性化、民主式的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潮流 | 第57-58页 |
4.1.3 标示着一个多元化的纪念性空间设计时代的到来 | 第58-61页 |
4.2 纪念性空间设计综合论述 | 第61-64页 |
图片来源 | 第64-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