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示波器简介 | 第9-10页 |
1.2 示波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背景及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及相关应用技术 | 第14-23页 |
2.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2.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5-17页 |
2.3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主要特点 | 第17-19页 |
2.4 取样原理及数字示波器的取样方式 | 第19-22页 |
2.4.1 取样原理 | 第19-20页 |
2.4.2 数字示波器的取样方式 | 第20-22页 |
2.5 示波器的工作模式 | 第22-23页 |
3 系统方案设计及关键部件的选用和介绍 | 第23-41页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3-26页 |
3.1.1 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概述 | 第23-24页 |
3.1.2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4-26页 |
3.2 系统关键部件的选用及介绍 | 第26-41页 |
3.2.1 CPU部件 | 第26-29页 |
3.2.2 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29-32页 |
3.2.3 模数转换部件 | 第32-35页 |
3.2.4 系统缓存部件 | 第35-37页 |
3.2.5 液晶显示器应用技术 | 第37-41页 |
4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41-58页 |
4.1 前端信号的调理电路 | 第41-44页 |
4.1.1 高阻衰减电路 | 第41-42页 |
4.1.2 阻抗变换 | 第42-43页 |
4.1.3 前置放大与1、2、5衰减电路 | 第43-44页 |
4.1.4 驱动放大 | 第44页 |
4.2 数据采集与存储电路的实现 | 第44-45页 |
4.3 时基电路设计 | 第45-51页 |
4.3.1 时基调整与系统采样速率 | 第45-47页 |
4.3.2 系统采样速率调节的实现 | 第47页 |
4.3.3 时钟分频电路设计 | 第47-51页 |
4.4 触发系统设计 | 第51-54页 |
4.4.1 触发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 第51-52页 |
4.4.2 触发方式的实现 | 第52-54页 |
4.5 单片机系统I/O口的扩展 | 第54-55页 |
4.5.1 8255可编程并行I/O扩展接口 | 第54-55页 |
4.5.2 串入并出扩展I/O口 | 第55页 |
4.6 人机接口 | 第55-57页 |
4.7 通讯接口 | 第57-58页 |
5 示波器的软件设计 | 第58-74页 |
5.1 软件设计概述 | 第58-59页 |
5.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59-63页 |
5.2.1 上电初始化主要工作流程 | 第60-61页 |
5.2.2 数据处理及显示程序的实现 | 第61-62页 |
5.2.3 键盘的响应 | 第62-63页 |
5.3 混合编程技术 | 第63-69页 |
5.3.1 C51和汇编语言的性能比较 | 第63-64页 |
5.3.2 混合编程的规则 | 第64-65页 |
5.3.3 混合编程实例 | 第65-69页 |
5.4 示波器算法的研究 | 第69-71页 |
5.5 绘图的实现 | 第71-74页 |
5.5.1 波形显示方法 | 第71-72页 |
5.5.2 液晶显示器汉字输出技术 | 第72-74页 |
6 系统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 | 第74-79页 |
6.1 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74-76页 |
6.1.1 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74-75页 |
6.1.2 高速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 第75-76页 |
6.2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76-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A 系统模拟部分电路原理图 | 第83-84页 |
附录B 系统数字部分电路原理图 | 第84-85页 |
附录C 时基电路VHDL语言源程序 | 第85-88页 |
附录D 触发电路VHDL源程序 | 第88-89页 |
附录E 样机工作及对比照片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