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导论第8-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章节安排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一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概述第16-27页
 第一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概念的提出第16-17页
 第二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分析第17-22页
  一、一般网络舆论的特征第17-18页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第18-22页
 第三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类型第22-27页
  一、自然灾害网络舆论第22-23页
  二、事故灾难网络舆论第23-24页
  三、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论第24-25页
  四、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第25-27页
第二章 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第27-35页
 第一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支撑第27-31页
  一、议程设置理论第27-28页
  二、危机周期理论第28-29页
  三、社会控制理论第29页
  四、三极模式理论第29-31页
 第二节 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意义第31-35页
  一、有助于减少谣言肆虐第31页
  二、有助于缓解情绪极化第31-32页
  三、有助于遏制网络暴力第32-33页
  四、有助于强化舆论监督第33页
  五、有助于引导爱国情结第33-34页
  六、有助于维护国家利益第34-35页
第三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借鉴第35-46页
 第一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困境第35-41页
  一、思想上缺乏危机意识第35-36页
  二、管理上欠缺公信号召力第36-37页
  三、应对上表现被动滞后第37-38页
  四、网络舆情研判不足第38页
  五、网络议程设置复杂第38-39页
  六、网络发言人有名无实第39-40页
  七、法制建设尚需完善第40-41页
 第二节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管理先进经验的借鉴第41-46页
  一、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并行治理第41页
  二、网络舆论管理中凸显政府角色第41-42页
  三、网络舆论管理中的多元化格局第42-46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思考第46-59页
 第一节 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第46-48页
  一、坚持公开原则第46页
  二、突出时间原则第46-47页
  三、维护对话原则第47页
  四、抓好预警原则第47-48页
  五、强调合法原则第48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路第48-59页
  一、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第48-49页
  二、深入推进舆情研判机制第49-51页
  三、健全网络发言人机制第51-53页
  四、科学规划议程设置机制第53-54页
  五、逐步培育意见领袖第54-55页
  六、践行“把关人”控制机制第55-56页
  七、始终坚持法律引导第56-57页
  八、尝试推行道德引导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4页
 一、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第59-62页
 二、下一步研究的思考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上少数民族信息统计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综合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