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二步法制备技术研究
|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 | 第11-12页 |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2-13页 |
| ·氧化锌的特性及用途 | 第13-16页 |
| ·普通氧化锌的特性及用途 | 第13-14页 |
| ·纳米氧化锌的特性及用途 | 第14-16页 |
| ·纳米氧化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2页 |
| ·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现状 | 第16-17页 |
| ·纳米氧化锌性能与应用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试验与表征方法 | 第23-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试验原料、设备和检测仪器 | 第23-24页 |
| ·试验系统与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试验系统的建立 | 第24页 |
| ·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纳米氧化锌特性的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不同前驱物条件下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 第26-5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以碱式碳酸锌为前驱物制备纳米氧化锌 | 第26-41页 |
| ·试验条件 | 第26-27页 |
| ·沉淀反应结果分析 | 第27-36页 |
| ·前驱物和最终产物的XRO检测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31-33页 |
| ·锌离子浓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反应物浓度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热分解反应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 ·前驱物的差热分析 | 第36-37页 |
| ·热分解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热分解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39-41页 |
| ·以二水合草酸锌为前驱物制备纳米氧化锌 | 第41-52页 |
| ·试验条件的确定 | 第41页 |
| ·沉淀反应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 ·前驱物和最终产物的XRD检测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5-47页 |
| ·锌离子浓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热分解反应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前驱物的差热分析 | 第48-49页 |
| ·热分解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热分解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制备氢氧化锌前驱物的探索试验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 第56-63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结晶热力学分析 | 第56-60页 |
| ·相变驱动力 | 第56-58页 |
| ·成核功 | 第58-60页 |
| ·结晶动力学分析 | 第60-61页 |
| ·成核速率 | 第60-61页 |
| ·晶体生长速率 | 第61页 |
| ·热分解过程分析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