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8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8-10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10-12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二) 观察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2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二) 治疗药物 | 第12页 |
(三) 用药方法与疗程 | 第12页 |
四、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一) 安全性指标 | 第12页 |
(二) 疗效性指标 | 第12-13页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一) 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14页 |
(二) 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评定标准 | 第14页 |
(三)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4页 |
六、统计学方法 | 第14页 |
七、治疗结果分析 | 第14-18页 |
(一) 糖肾灵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 糖肾灵对血脂的影响 | 第15页 |
(三) 糖肾灵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第15-16页 |
(四) 糖肾灵对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 第16页 |
(五) 糖肾灵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候的疗效 | 第16-17页 |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疗效比较 | 第17页 |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疗效比较 | 第17页 |
(八) 安全性观测 | 第17-18页 |
实验研究 | 第18-25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18页 |
二、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一) 实验动物与饲料 | 第18页 |
(二) 药品与试剂 | 第18页 |
(三)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四) 药物配制与给药 | 第19页 |
三、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9-25页 |
(一)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讨论 | 第25-47页 |
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25-32页 |
(一)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 | 第25-28页 |
(二) 糖尿病肾病肾脏的病理改变 | 第28-29页 |
(三)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概况 | 第29-32页 |
二、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探讨 | 第32-34页 |
(一) 脾肾亏虚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之根本 | 第32-33页 |
(二) 瘀血阻滞贯穿本病始终 | 第33-34页 |
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则探讨 | 第34-35页 |
(一) 健脾补肾以治其本 | 第34页 |
(二) 活血化瘀,以治其标 | 第34-35页 |
四、方药探讨 | 第35-39页 |
(一) 方药分析、组方特点、功效溯源 | 第35-38页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8-39页 |
五、糖肾灵疗效机理探讨 | 第39-47页 |
(一) 调节糖代谢紊乱 | 第39-40页 |
(二) 调节脂代谢紊乱 | 第40-41页 |
(三)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第41页 |
(四) 对TGF-β及MCP-1 的影响 | 第41-45页 |
(五) 抑制肾脏肥大,保护肾功能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综述 | 第56-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