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 引言 | 第1-13页 |
| 第一章 民事公益诉讼理论分析 | 第13-27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缘起 | 第13-15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述 | 第15-23页 |
| ·“公共利益”与“公益诉讼” | 第16-18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界定 | 第18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 第18-19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9-23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考察 | 第23-27页 |
| ·民事公诉制度在维护公益中的独特价值 | 第24-25页 |
| ·民事公诉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 第25页 |
| ·民事公诉在维护程序正义方面的价值 | 第25-26页 |
| ·民众诉讼中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约 | 第26-27页 |
| ·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政策形成 | 第27页 |
| ·民事公益诉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第27页 |
| 第二章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 第27-32页 |
| ·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 第27-29页 |
|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29-30页 |
| ·早期民事公诉制度 | 第29页 |
|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民事公诉制度 | 第29-30页 |
| ·目前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 | 第30页 |
| ·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 ·民事公益诉讼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第30-31页 |
| ·民事公益诉讼是法治化的产物 | 第31页 |
| ·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促进国家民主化进程 | 第31-32页 |
| ·民事公益诉讼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32页 |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 第32-45页 |
| ·建构模式的选择 | 第32-34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34-35页 |
| ·公害案件 | 第34-35页 |
| ·国有资产流失案件 | 第35页 |
| ·其他涉及民事公益的案件 | 第35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形式 | 第35-37页 |
| ·民事公诉 | 第36页 |
| ·民众诉讼 | 第36-37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程序问题 | 第37-42页 |
| ·诉前准备程序 | 第37-38页 |
| ·检察管辖问题 | 第38页 |
| ·实体原告问题 | 第38-39页 |
| ·上诉与反诉问题 | 第39-40页 |
| ·诉讼监督问题 | 第40-41页 |
| ·诉讼时效与诉讼处分权问题 | 第41-42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与诉讼费用承担 | 第42-43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42页 |
| ·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费用的负担 | 第42-43页 |
| ·民事公益诉讼的激励与合理约束 | 第43-45页 |
| ·安全、方便、经济前提下的激励机制 | 第43-45页 |
| ·对滥用民事公益诉权的合理约束 | 第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承诺书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