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湿地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S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 ·北美湿地评价研究 | 第10-11页 |
| ·欧洲湿地评价研究 | 第11页 |
| ·亚洲湿地评价研究 | 第11-12页 |
| ·中国湿地评价研究 | 第12页 |
| ·国际组织领导下的湿地评价 | 第12-13页 |
| ·湿地评价方法 | 第13-14页 |
| ·湿地项目影响评价 | 第13页 |
| ·湿地利用方向评价 | 第13页 |
| ·湿地全局评价 | 第13-14页 |
| ·湿地功能评价 | 第14页 |
|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 第14页 |
| ·湿地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 ·湿地评价理论 | 第14-15页 |
| ·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第15页 |
| ·湿地评价对比研究 | 第15页 |
| ·退化湿地评价研究 | 第15页 |
| ·湿地与全球变化研究 | 第15-16页 |
|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 第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 ·湿地评价路线 | 第17-18页 |
| ·材料的取得 | 第18页 |
|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 第18页 |
| ·湿地资源现状 | 第18页 |
| ·湿地水质资料 | 第18页 |
| ·数据的整理 | 第18页 |
|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 第18-23页 |
| ·脆弱性指数评价法 | 第18-20页 |
|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 ·伊犁湿地资源本底 | 第23-26页 |
| ·自然概况 | 第23页 |
| ·湿地范围 | 第23页 |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3页 |
| ·湿地类型 | 第23-24页 |
| ·湿地水文 | 第24-25页 |
| ·湿地动植物 | 第25页 |
| ·大气环境现状 | 第25-26页 |
| ·土壤环境现状 | 第26页 |
| ·湿地脆弱性指数评价 | 第26-27页 |
| ·湿地水质评价 | 第27-28页 |
| ·湿地地表水水质评价 | 第27-28页 |
| ·湿地地下水质评价 | 第28页 |
| ·湿地安全影响因素 | 第28-32页 |
| ·自然因素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人为因素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湿地生态与管理问题 | 第32-34页 |
| ·湿地保护和湿地价值认识不足 | 第32页 |
| ·湿地保护与开发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2页 |
| ·湿地科学研究滞后,保护与恢复技术落后 | 第32-33页 |
| ·湿地产权虚置,开发与利用无序 | 第33页 |
| ·污染防治措施不力 | 第33页 |
| ·过垦过牧,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 第33页 |
| ·局部水资源利用过量 | 第33-34页 |
| ·湿地保护与恢复对策 | 第34-40页 |
| ·区划的原则 | 第34页 |
| ·规划的思路 | 第34页 |
| ·保护与恢复区区划 | 第34-38页 |
| ·保护与恢复对策 | 第38-40页 |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40-42页 |
|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预测 | 第40页 |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查清了伊犁河湿地资源本底 | 第42页 |
| ·分析了伊犁河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与管理问题 | 第42页 |
| ·确立了伊犁河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 ·制定了科学的伊犁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对策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 附表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