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弹性轨枕有碴轨道的基础试验与动力分析

第1章 绪论第1-17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国内外铁路弹性轨枕的应用第9-15页
  1.2.1 我国既有线弹性轨枕的应用第9-10页
  1.2.2 日本新干线弹性轨枕的应用第10-15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2章 弹性轨枕的成型研究第17-28页
 2.1 弹性轨枕枕下垫板技术标准第17-19页
  2.1.1 枕下垫板技术要求第17-18页
  2.1.2 枕下垫板验收规则第18-19页
 2.2 枕下垫板的选择第19-21页
  2.2.1 枕下垫板材料的选择第19页
  2.2.2 枕下垫板物性指标目标值第19-20页
  2.2.3 枕下垫板形状尺寸的选择第20-21页
 2.3 枕下橡胶垫板垂向静刚度的设计计算第21-23页
 2.4 弹性轨枕的成型方法第23-28页
  2.4.1 粘结成型第23-26页
  2.4.2 锚固成型第26-28页
第3章 弹性轨枕室内基础试验及分析第28-43页
 3.1 基础试验概要第28-30页
 3.2 测试方法第30-36页
  3.2.1 道床横向阻力的测试方法第30-31页
  3.2.2 枕下支承刚度的测试方法第31-33页
  3.2.3 轨枕荷载力矩的测试方法第33-35页
  3.2.4 道床下沉特性试验方法第35页
  3.2.5 枕下胶垫耐久性试验方法第35-36页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3.1 道床横向阻力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6页
  3.3.2 枕下支承刚度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3.3.3 轨枕荷载力矩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8页
  3.3.4 道床下沉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3.3.5 枕下胶垫耐久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3.4 基本结论第41-43页
第4章 弹性轨枕有碴轨道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第43-65页
 4.1 弹性轨枕有碴轨道动力学分析原理第43-51页
  4.1.1 车辆——弹性轨枕有碴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第43-44页
  4.1.2 车辆——弹性轨枕有碴轨道系统动力学运动方程第44-49页
  4.1.3 动力学仿真计算程序第49-51页
 4.2 动力学仿真计算条件第51-53页
 4.3 不平顺引起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第53-59页
  4.3.1 行车的安全性与平稳性第53-54页
  4.3.2 轮轨垂向作用力响应第54-55页
  4.3.3 钢轨垂向位移响应第55页
  4.3.4 轨枕垂向振动响应第55-57页
  4.3.5 道床垂向振动响应第57-58页
  4.3.6 道床顶面压应力响应第58-59页
 4.4 动力响应功率谱分析第59-61页
 4.5 弹性轨枕的刚度效应第61-62页
 4.6 弹性轨枕的速度效应第62-64页
 4.7 基本结论第64-65页
第5章 弹性轨枕工程应用分析第65-69页
 5.1 既有提速线上的应用分析第65-67页
 5.2 高速线上的应用分析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辛集制革小区综合制革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研究与运行分析
下一篇:单一制图单元内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和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