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蜗轮蜗杆传动论文

TI蜗杆传动的参数化设计及存在装配误差时齿面接触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蜗杆传动特点及分类第8页
   ·TI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研究现状第8-10页
     ·TI 蜗杆传动的特点第9页
     ·TI 蜗杆传动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CAD 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蜗轮蜗杆传动领域的应用第10-11页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存在装配误差时一次包络 TI 蜗杆传动数学模型第13-27页
   ·理想TI 蜗杆传动空间坐标系的建立第13-14页
   ·渐开线斜齿轮的齿面数学模型第14页
   ·渐开线斜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的单位法矢量第14-16页
     ·轮齿左侧齿面上任意一点的单位法矢量表达式第15页
     ·斜齿轮轮齿右侧齿面上任意一点的单位法矢量表达式第15-16页
   ·TI 蜗杆齿面方程第16-19页
     ·啮合函数及啮合方程第16-17页
     ·渐开线斜齿轮齿面上瞬时接触线方程第17-18页
     ·TI 蜗杆齿面方程第18-19页
   ·存在安装误差的空间坐标系及坐标变换第19-22页
   ·装配误差下在固定坐标系SP中TI蜗杆齿面和蜗轮齿面位置矢量第22-25页
     ·TI蜗杆齿面的位置矢量在固定坐标系SP中的表达式第22-23页
     ·蜗轮齿面的位置矢量在固定坐标系SP中的表达式第23-25页
   ·装配误差下在固定坐标系SP中TI蜗杆齿面和蜗轮齿面法矢量第25-26页
     ·蜗轮齿面的法矢量在固定坐标系SP中的表达式第25页
     ·TI蜗杆齿面的法矢量在固定坐标系SP中的表达式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TI 蜗杆传动的参数化设计研究第27-51页
   ·参数化设计的研究第27-30页
     ·参数化设计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第27-28页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第28-29页
     ·基于特征建模的 TI 蜗杆传动参数化设计的研究第29-30页
   ·TI 蜗杆传动的参数化造型模块设计第30-46页
     ·造型软件 PRO/E 简介及开发环境分析第31-32页
     ·基于特征的 TI 蜗杆传动实体模型样板第32-38页
     ·TI 蜗杆传动模型的参数化模块设计第38-46页
   ·TI 蜗杆传动副的运动仿真第46-47页
     ·概述第46页
     ·TI 蜗杆副运动仿真第46-47页
   ·TI 蜗杆传动齿面接触分析第47-49页
     ·齿面接触区第48页
     ·齿面接触线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存在装配误差时一次包络 TI 蜗杆传动的齿面接触分析第51-68页
   ·存在装配误差时齿面接触分析方法第51-52页
   ·接触点的求解方法第52页
   ·固定坐标系SP齿面位置向量和单位法矢第52-53页
     ·蜗轮齿面方程和单位法矢第52页
     ·TI 蜗杆的齿面方程和单位法矢第52-53页
   ·一次包络TI 蜗杆传动的齿面接触区的边界条件第53-55页
     ·基本计算参数取值范围第53-54页
     ·齿面接触区边界条件第54-55页
   ·存在装配误差时TI 蜗杆传动齿面接触状况分析第55-67页
     ·存在装配误差时TI 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方法第55-58页
     ·X轴向误差Δa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Y轴向误差Δb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Z轴向误差Δc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转角误差ΔRX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转角误差ΔRY对接触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误差补偿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
下一篇: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能研究